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捷报(一)(第1/2页)

作品:《凤回巢免费阅读

半个月之后,边军大胜一场,将最后一座边城也收了回来。

吐蕃和突厥联军大败,死伤人数高达两万。剩余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足五万。残兵败将,再无力和大秦边军交战,败退关外。

突厥人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很快退回各自的部落。

吐蕃的将士,却要继续行军奔逃。

谁也没料到,素来沉稳持重的定北侯世子,竟会亲自领兵追击吐蕃残兵。将吐蕃的主将斩于刀下,之后,又虏获了上万吐蕃士兵,其中,便有吐蕃国师。

唯一遗憾的,是萧睿在数日前就已逃出关外,不知所踪。

这一役,也令定北侯世子之名响彻关外。

捷报传来之日,京城上下为之沸腾。

这一仗,彻底平定边关。

突厥元气大伤,数年之内再无力进犯边关。

吐蕃此次举国来袭,大多死在边关的战场上,再有被俘虏的上万士兵。真正逃回国内的,不足两万。死伤这么多将士,吐蕃国力大损。

定北侯世子并未急着班师回京。边军打了近两年的仗,死伤的将士极多,急需休整。

好在边军的军饷和物资都十分丰厚,士兵们吃的饱穿的暖,生病受伤有军医有药材,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也会有极丰厚的抚恤。

定北侯世子顾谨行,一边下令全军休整,一边命人往京城送来奏折,请示该如何处置吐蕃俘虏。

与此同时,吐蕃国师也被秘密押解往京城!

……

对如何处置这一万吐蕃俘虏,众臣颇有争议。

王阁老的意见是直接杀了这一万俘虏,一来彰显大秦天威,震慑吐蕃和突厥,令他们不敢再生进犯之心。二则也有为边军死伤的将士报仇之意。

王阁老这一建议,虽然血腥了些,却深得众官员之心,附议者极多。

李尚书第一个站出来附和。

崔阁老却不赞同:“大秦自建朝以来,从未有过杀俘的习惯。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滥杀俘虏,有失大秦泱泱气度。再者,便是杀了这些俘虏,死去的大秦将士也活不过来了。既是如此,倒不如利用这些俘虏,谋夺实际的利益和好处。”

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户部周尚书的拥护。

“臣以为,崔阁老所言极是。不如修国书到吐蕃,命吐蕃人筹措金银赎回俘虏。一个士兵索要五百银两,将领翻倍。如此一来,也有数百万两银两。”

银子永远不嫌多!

一提起银两,周尚书那张操劳过度颇为苍老的脸孔就放出光来:“一则掏空吐蕃国库,损伤吐蕃国力。二则,也能将这批银两全部用作抚恤死去的将士上。”

魏王世子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周尚书所言颇有道理,恳请皇上首肯。”

关键时候,韩王世子总是站在魏王世子这一边,立刻出言附和。

众臣很明显地分做两派。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先未出言。待两边争执不下时,才淡淡张口道:“杀俘有伤国运,朕并无杀俘的打算!”

王阁老神色微微一僵。

萧诩又道:“朕也未打算向吐蕃索要金银。”

崔阁老等人也是一惊。

众人一起看向天子。

萧诩目中闪过寒意,一字一顿地说道:“朕要用这一万吐蕃士兵,交换萧睿和乐阳。”

……

福宁殿里静了一静。

众人先是震惊,静下心来细想,又觉得这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这一场边关战事,全因萧睿兄妹而起。不杀了他们兄妹,实在难平众怒。

只是,眼下萧睿逃窜在关外,下落不明。顾谨行身为主将,不可能一直领兵在关外搜寻萧睿的行踪。

而乐阳郡主,到底是吐蕃太子妃。虽然吐蕃太子身死,她却安然地待在吐蕃国内。总不能为了杀她一个,就率兵攻打吐蕃。

这样想来,天子所言,倒是最佳的办法。

用一万吐蕃俘虏,换两个人的性命。只要吐蕃国主不是傻瓜,一定会同意!必会想尽办法找出萧睿。

大秦也无需再为此费心费力,只要静等吐蕃送萧睿兄妹到边关就行了。

顾海率先出言:“皇上英明,臣以为这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礼部罗尚书附和:“臣附议!”

刑部孟尚书拱手:“臣附议!”

众臣很快反应过来,一一拱手附议。

萧诩略略舒展眉头,沉声下旨:“傅中书令,你和崔中书令立刻商榷拟定国书!”

傅卓崔三郎一起领命。

……

一个时辰后,众臣离开福宁殿。

一直竭力撑着若无其事的萧诩,在众臣离开后,面上顿时露出倦容。小贵子和穆韬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地搀扶起萧诩回了寝室。

徐沧和钱大夫早已在寝室里等候。

徐沧一边动手为萧诩施针,一边皱眉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