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节 河湟(1)(第2/3页)
作品:《我要奋斗郭德纲完整版》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叹道:“若往后战事,皆可如此,岂不妙哉?”
是啊,要是用钱就可以解决匈奴问题,那该多好?
可惜啊……
张越接过那奏疏,低头看了一遍,将令居的大体情况记了下来。
这奏疏是范明友所报,其中所述之事,自是令居开战以来的详情和现状。
从范明友的描述来看,令居攻防战,汉军虽然赢了,但也没有赢得很轻松。
外围烽燧,全部被毁,长达二十多天的攻防战里,汉军更是死伤士民过万。
护羌校尉,战前的三千多士兵,打到现在,折损了三成。
北地、陇右援军,也损失了数千之众。
大量的粮草、数不清的物资、军械,无可计数。
光是少府和大司农,中转、平准的钱帛就价值超过了数万万之众。
此外,还动员了数万民夫、青壮,为令居战事保驾护航。
这些都还只是支出,压根没算军械和人力的成本。
而汉军的缴获和所得,寥寥无几。
除了得到两三万的首级与几万俘虏、投降的羌人、月氏人外,一无所得。
还得花钱花粮食,养活这些人。
真的是亏大了!
至少在张越看来是这样的。
想到这里,张越就忍不住对李广利有了些意见。
那位贰师将军,说到底还是私心太重,虚荣心太强。
若非他想要攀比,在一开始就用张越之策,令居根本就没必要花费这么多物资与资源。
轮台城可能也不必失陷,甚至说不定此刻汉军已经在轮台塞下庆祝胜利了。
说到底,历史局限性害死人,自私心害死人。
国战之前,还在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简直又蠢又坏!
天子却是看着张越,试探的问道:“卿觉得,如今令居之事,该如何……”他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说法:“使国库可以挽回些损失?”
这位陛下,对于钱财的疯魔程度,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了。
没办法,这几年来,国家财政赤字,大的和窟窿一般。
特别是今年,河西双线作战,国内又在大兴土木。
国库已经被掏了个底朝天。
本来,张越漠北大捷,让国家财政宽裕了许多,但,河西战事一起,漠北所得全部填进去还少了。
少府和大司农,将上林苑的铸钱利润与盐铁收入、海官鱼盐之入、田税、缗钱都拿了出来,但还是不够。
最后没办法,只好将原本准备拿来修茂陵,宫室以及赏赐宗室外戚的资金都挪了出来,才算勉强维系住了收支。
但,到了这一步,国库和内库,都已经穷的可以跑老鼠了。
下半年,引淮入汴工程的开支,少府和大司农都还不知道去找谁呢?
轮台战事的抚恤、开支与赏赐,更是不知道该从哪来找钱?
要不是有张越这个指望,天子甚至已经打算加征算赋或者找商贾打秋风了。
大不了,再来一次告缗,增加口赋。
张越听着,仔细想了想,然后道:“陛下,臣或许可以试试让令居之战扭亏为盈……”
“扭亏为盈?”天子从未听过这个词汇,但莫名的一听就意动起来,兴奋起来,他马上问道:“将军计将安出?”
张越于是坐正,道:“臣闻河湟之中,水土肥沃,沃野千里,今令居俘虏数万,投诚羌胡无数,不若陛下以其为力,而开河湟之地……”
“若是经营得当,可得耕地百万亩,岁收粟米数百万石之巨,得赋税数千万!”
“此外,臣早闻羌人善牧高山之羊,其羊绒、羊毛,皆可做毛纺之用……”
“西海之中,羌胡何止百万?”
“若驱羌人而捕之,以其为河湟之奴,开河湟之土,必可泽于后世子孙!”
嗯……
现在的河湟地区,可不是后世那个水土流失严重,开发过度的青海、甘肃。
而是一个自然风景秀美,植被茂盛之地。
虽然黄河日复一日的冲刷着沿河两岸的土壤,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但总体来说,情况可控!
况且,张越还有空间,空间里早已经在培育着一种从漠北找到的胡杨树。
经过培育后,这种胡杨树,变成了一种专门牢固水土,根系发达的植物。
此外张越还可以在当地选择几种适合的植物,进行定向培育,使得它们可以有效的稳固水土。
若是可行,那么,一旦成功,则黄河的水患威胁,或许可以减少一大半!
只要上游的泥沙减少,那么中下游的泥沙含量肯定会大大减少。
没有了泥沙,黄河淤积导致的溃堤风险就降低了n倍。
天子听着,也是意动不已。
因为这个方案确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