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好导游(第2/2页)

作品:《回到山沟去种田TXT免费下载

听得众人连连点头,薛县长说道:“这个思路很好,山不就人,那就请人来就山,依托旅游发展自身特色农业,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不但走得稳,还能走得好!”

船进五溪河,梁慧丽指着盘鳌乡古建筑群说道:“薛县长,宁组长,各位领导,我们的信心,就来自于那里。”

李君阁笑道:“这个由我来介绍吧,盘鳌乡古镇,起肇于南宋末年,这里还有我们家族一个有趣的传说……”

“黔州会馆,最早是明代建造,经过三次祝融之灾,又经过三次重建,一次比一次规模庞大,最后一次,经黔州军阀周锡成所修缮,在夹川入黔州道路改道之前,这里一直就是舟马辐辏之所……”

“李家老宅,为下河李家聚居之地,多年人口生繁下来,最后形成了三排七进十三院的大型街井式古代聚居建筑群落,这两处景点的总体设计,木质架构,石雕,砖雕,木雕,绘画,园林,都是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以这两处景点为中心,散布者义井,义渡,广场,古榕,小户民居,小康门第,私塾,公所等各处街景,时间跨度从南宋直到民国,堪称西南古代民居博物馆……”

“现在出现在我们右手边的,就是明代甘棠故径,这条青石路,集中了极富西南特色的路面,亭桥,街廊,我们都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原,修旧如旧……”

“全套修缮工程,又我们西南古建最权威的专家,也是我的导师孙文琦主持,达到了古建修缮的顶级水平,使用的粉料,漆料,木料,石料均为古法配方,最大程度地还原出了江南蜀乡小镇的原汁原味……”

“这条故径,是目前全国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路面最宽阔,附属设施最丰富,文字资料最完善,史实最翔实,规制最高雅的古代乡村道路,目前已经报送了今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这条道路,是我李家先祖为方便乡邻义务修建的,和义井,义渡一起,揭示了古代乡贤从事慈善事业的一个小小样范,这些事迹,都记载在与道路同时发现的《甘棠义路碑记》当中,即使放到现在,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现在这座小丘陵后,就是我们李家沟,那里有慎清牌坊和李氏宗祠,李氏宗祠门楼为整石打造而成,门口的号鼓和十九层的石雕斗拱,都是全国仅此一见……”

一路娓娓道来,众人眼观着旖旎的自然风光,耳听着丰富多彩的人物典故,口品着清茶,倒觉得如饮醇酒,如沐春风一般。

薛县长笑道:“皮娃这记性跟嘴巴,不去做导游太可惜了。”

李君阁说道:“人文景观介绍得差不多了,自然景观就不用我多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了也白说。”

宁组长笑道:“别呀,刚刚听得入味,皮娃,你再介绍一下你们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

李君阁说道:“这个得让阿音来开头,她们悬天寨可是一直从事着绿色生态农业,我们李家沟也是向她们学习,今年千亩的梯田,也是阿音的妈妈带着苗寨的人来指导生产的。”

阿音笑道:“宁组长,这稻鱼结合的模式,其实一直是我们苗寨使用的方法,因为化肥上不去,我们除了使用农家肥,只有用这种办法保持土壤肥力,使之能每年都得到有效利用。”

“去年半年,我们将山上的传统稻种乌金血米,九里香推向市场,反响很好,这就激发了我们扩大种植规模的兴趣,等到富硒带勘察出来之后,市场反应就更好了,几家公司与我们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年我们还将继续扩大。”

李君阁说道:“我们都是摸索着前进,不盲动,根据市场开发自己的种植项目。也不强行推广,所有项目都是我们带头试水,等市场反应起来后,再鼓励乡亲们跟上,今年收成下来之后,估计阿音的工作就好做了。”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