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山东子弟(第1/2页)

作品:《天唐锦绣笔趣阁无弹窗5200

宋国公府之内,萧瑀、崔信两人于花厅之内对坐,窗外细雨淅沥,凉风阵阵,两人愁容不展。

崔信面容憔悴,忍不住问道:“陛下只准许咱们两个返回原籍,再不得插手朝廷之事,可数万山东子弟如今尽在东宫六率军营之内沦为俘虏,是杀是放、是囚是徙却并无一个确凿之定论,这到底是为何?若是让吾孤身一人返回山东,吾如何面对山东父老?”

当初山东世家募集十万私军,挟带粮秣辎重无数,浩浩荡荡汇聚于潼关,誓要扶持晋王争夺天下、荣登大位,其后更是一路过关斩将杀入长安城内,距离胜利仅只一步之遥,最终却功亏一篑、大败亏输。

败也就败了,愿赌服输,山东世家也不是从未经历过这种惨败,但活下来的数万山东子弟若是不能带回山东使其各返各家,自己如何给山东各家交代?

走在路上的时候若是碰到老农拦住马车,询问他为何独独自己全身而回却不将其儿子也带回来的时候,他要如何回答?

如果不能将数万山东子弟带回山东,他还不如自戕于长安,免得回去山东遭受诘难屈辱……

萧瑀亦是满肚子忧愁烦躁,此番晋王兵谏,他算得上是“首恶之罪”,然而陛下却轻轻放过,只让他致仕告老,连爵位都未降,显然极不寻常。

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释便是陛下需要一个安定的江南,即将开始的丈量田亩一事极有可能导致江南士族不满进而引发动荡,让他这把老骨头返回江南之后“发挥余热”,别给朝廷添乱。

可问题是朝廷到底为何要丈量田亩?

当真只是李承乾好大喜功?

他总觉得这件事背后还有更深的谋划,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就算将天下田亩全都丈量完毕,世家门阀再也不能藏匿土地,这对于朝廷有什么好处?

心烦意乱之间,听闻崔信的询问,安抚道:“陛下非是弑杀之人,否则你我何以全身而退?就连尉迟恭都不牵连家族,可见仁厚之心。被俘的山东私军足有数万人,再是暴虐的君王也不能全部坑杀,否则必然遭受全天下之诘难反噬。”

崔信急道:“陛下自然下旨全部坑杀,可万一迁徙这些山东子弟前往漠北、西域等边疆之处开垦土地,与坑杀又有何异?”

大唐立国之后,总体来说政局稳定,百业俱兴,连续多年风调雨顺,隋末遭受重创的农业逐渐恢复,且由于皇家水师自南洋各国大量采购稻米输入国内,使得粮食丰盈,人口逐步增加。

但尽管如此,相比广袤的疆域,人口还是太过稀少,尤其是边疆之地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兼且不时有胡族寇边,导致许多土地荒凉废弃。

没有人口屯聚的土地就是“流地”,今日归于大唐版图之内,可一旦局势有变,很轻易的就会被舍弃掉,所以迁徙人口屯边乃是必然之事,这数万山东子弟若是流徙发配至边疆,最起码增添一个县的领地,这代表着官员的政绩、帝国的强盛、陛下的荣誉,可对于山东子弟来说,却代表着灭顶之灾……

萧瑀觉得崔信之言有道理,但他对此无能为力,想了想,道:“这件事吾也无能为力,不如崔公前去梁国公府一趟,面见房俊询问一二。”

言下之意,你想将这数万子弟带回山东,朝野上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怕是也只有房俊了。

当然,想让房俊去陛下面前说这件事,无论成与不成,都要付出极大代价将其喂饱了才行……

崔信无语,他也听得懂萧瑀的未尽之意,可问题在于房俊富可敌国、甲于天下,其本身如今更是当朝第一权臣,连李勣都要避让三分,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打动房俊?

总不能向萧瑀学习,将崔氏嫡女送过去一个给房俊做妾吧?

且不论如此做法崔氏将成为天下笑柄,关键在于房俊此子并非单纯的好色,人家喜欢的是公主、是妻姐、是小姨子,自己去哪给他弄回来一个?

暂且压下心中烦躁,他又问道:“对于朝廷丈量土地之事,宋国公有何看法?”

萧瑀紧蹙眉头:“此事恐怕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陛下定有谋算。”

崔信颔首认同,道:“说不好又是房俊那厮出的坏主意……”

虽然不知其最终的谋划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必然是针对世家门阀而来。

这种明知有人给你使坏,你却偏偏不知如何应对的感觉,实在是太过糟糕……

萧瑀有心不管崔信之事,但无论如何现在江南、山东两地门阀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实力大损的情况之下唯有抱团才能抵抗朝廷无尽无休的恶意。

遂叹气道:“好歹萧家与房俊也算是姻亲,晚上吾陪你一道去一趟梁国公府吧,试探一下房俊的口风。不过你也要做好准备,想想如何才能将其说服才是。”

崔信心事重重的颔首。

萧瑀又道:“现如今崔敦礼已经是兵部尚书,更是陛下心腹之臣,固然比不得房俊,却也算是朝堂新贵,如若有他在一旁推波助澜,山东子弟返回山东之事,也多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