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四章 放下身段(第1/2页)

作品:《天唐锦绣笔趣阁无弹窗5200

许敬宗笑呵呵看着岑长倩:“长倩天资聪慧、家学渊源,金榜题名不在话下,或许殿试之名次不可预估,但礼部试十拿九稳。”

岑长倩谦虚道:“晚辈才疏学浅,岂敢小觑天下英雄?科举之途为尽力而已,无论走到哪一步,都不敢志得意满、骄奢自傲,当精进学业、孜孜不倦,一心向学。”

这番话语谦逊低调、滴水不漏,许敬宗便指着岑长倩,对房俊笑着道:“少年当有张狂之气,锐气重霄、睥睨四方,这小子却是暮气沉沉、少年老成,不好,不好。”

房俊根本不愿搭理他,难道像你这么没情商?

此君资历深厚、才能卓著、学问惊人,但作为太宗皇帝潜邸之臣却始终仕途蹉跎,盖因其贪财无度、情商低劣。

能在文德皇后葬礼之上失声嘲笑欧阳询相貌丑陋,这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

房俊不理会许敬宗,问岑长倩:“这是去往何处?”

“同窗们回乡要开具文书路引,以免路途之中遭受官吏诘难,李司业便将京兆府的官员请到书院,就在山门下的房舍之后现场办公,为同窗们方便行事,学生这是前去帮忙。”

房俊点点头:“那就过去吧,回乡之时要小心在意,隆冬时节商於古道雪厚难行,不可大意。”

“喏,学生告辞。”

看着岑长倩背影,房俊道:“李敬玄才干不凡、人脉广博,是个有前途的。”

许敬宗捋着胡子,道:“这座书院会滋养无数人的仕途,但李敬玄之流未必跟咱们一条路啊。”

两人并肩缓行。

房俊明白许敬宗的意思,李敬玄出身赵郡李氏,妥妥的儒学世家,固然身在书院任职,却与书院教授之学科、理念相悖。

房俊道:“不要非此即彼,书院虽然教授各种科学学科,却并不排斥儒学,相反,儒学对于道德之修养、人性之砥砺、普世之价值皆谓上善,若只学科学、不通儒学,则流于表面、止于技术,太过于注重利益并不是什么好事。反之,儒家子弟也能学咱们的算数、物理、医学。”

最完美的教育,莫过于儒学为骨、科学为辅,最完美的官员,则是有着儒学浸润之品德、科学精湛之技术。

许敬宗不太理解:“可现在儒家那边早已磨刀霍霍,要在今年科举之中重创书院学子!”

房俊奇道:“你难道不是儒家子弟吗?”

许敬宗傲然道:“吾高阳许氏乃玄学世家!”

房俊愣了一下,旋即恍然。

许敬宗之七世祖许洵,乃魏晋名士、玄学大师,此君才学横溢、诗文溢美,而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则是此君与王羲之交情莫逆,曾与王羲之一起参加“兰亭修禊”,彼时王羲之挥毫泼墨写就《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左右在座者四十一人皆天下名士,许洵便置身其中……

且观历史上许敬宗其人行事,虽然未有大奸大恶之行,但的确与儒家教谕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尽管其中不少事迹可认证为后期对其之抹黑,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些儒家之忌讳几乎一样不缺。

这是一位重利益而轻品德之典范。

房俊不在乎他是否依旧成为一个奸臣,循循善诱道:“所以未来你的担子不轻,这书院之内皆你之弟子,未来自然成为你最为坚实之后盾。可正所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在那之前,你要竭尽全力为这些弟子们保驾护航。你在书院时间不短,对这些弟子知之甚详,应当知晓他们都是何等杰出之人才,每折损一个,都是无可估量之损失。”

他现在虽然地位崇高、军权在握,但并不好过多干涉文官之事,很容易适得其反,有马周与许敬宗这两位一正一邪两大官员照拂这些书院学子,正反兼顾、全无疏漏,用二十年的时间夯实自然科学之根基,使之与儒学相互促进、兼容并蓄,则大功告成。

许敬宗不太明白房俊最深层的谋算,不过他早已攀上房俊这艘大船,且两者利益一致,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郑重颔首道:“太尉放心,老夫为人虽然诸多诘难、非议不断,但未有护犊子这一项从无更改!这些学子既然为老夫之弟子,老夫自然当做儿子一般看待!”

慷慨激昂的表达了一番,扭头见到房俊看向他的玩味眼神,心中一颤,顿时醒悟过来,却不知说什么是好,只能尴尬一笑。

话说回来,他对待自家之儿女实在没什么“慈父”之风范啊……

“二郎当初谏言太宗皇帝设立贞观书院,实在是高瞻远瞩,网络天下才俊培养成实用人才,与那些夸夸其谈、百无一用的儒家子弟形成鲜明对比,帝国因此而兴、华夏由此而盛,百年之后,二郎之名讳怕是要与孔孟并肩,配享太庙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长辈、太宗皇帝潜邸之臣、当今礼部尚书,许敬宗却无半分自矜之色,恭维起房俊可谓谀词如潮、毫无底线,连“配享太庙”这种话都说了出来。

房俊受不了,瞪了一眼道:“这等话你也说的出口?果然如同朝堂上诸多大臣之言,‘许延族有奸佞之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