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废除卫所制!(第1/2页)

作品:《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全文免费阅读

“瞧你这神气样,搞的自己很了不起一样,不是我说,瞻基还小,根本听不懂霍政说的。”

“启蒙嘛,启蒙就是这样启蒙的,听着听着就明白了。”

“这水浒传讲的是什么?”

“一群山头土匪造反的故事。”

“什么,你开什么玩笑,用造反故事给瞻基启蒙,霍政是疯了不成。”

“凡是不能看表面,水浒传里面的人物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朝廷腐败,皇帝昏庸,用这个启蒙,能让瞻基明白,为什么会有人造反,知道为什么,就知道怎么做才能制止造成之事发生。”

“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瞻基知道这些,就知道以后道路怎么走,行了,我们也别打扰他了,我们回房。”

朱高炽和张氏回到房间里,也命令太监宫女不许打扰,使得东宫的院子中只有霍政讲故事的声音。

朱瞻基一开始听不太懂,可一直听下去,小脸蛋上渐渐露出痴迷之色,沉浸于水浒传的故事之中。

与此同时、南京西郊五十里处,西京卫!

西京卫是一座小城,城中不是军士就是军士家属。

在卫所制的限制下,无论是军士还是军士家属,都不能踏出西京卫半步,擅自逃出西京卫者,以叛逃罪论处。

军士分为两种,一种是守备军和军户,战争时期,守备军出征打仗,和平时期,站岗巡逻,操练战法。

另一种是军户,负责在田地里劳作,为守备军提供军粮。

守备军和军户每隔半年更换一次,意思就是,到了半年期限,原先的军户转为守备军,原先的守备军转为军户。

这叫调班。

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卫所战斗力,能够让所有军户都得到充分时间训练。

大明开国之初,卫所制给大明提供了极大帮助,可随着大明战事越来越少,守备军越来越懈怠训练。

一天下来,训练时间只有三个时辰,一些纪律松散的,只是早上集结一下,就解散自由活动了。

于是一些有钱有背景的军士开始贿赂守备军军官,让自己一直留在守备军,这样既能不干活,又能白吃军户粮食。

而那些无钱无背景的军士,就只能一直成为军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

或许有会问,为什么不去举报。

都不能出卫所,怎么去举报?

难不成去守备军军官哪里告守备军军官,然后守备军军官说一句,堂下何人告本官?

现在大明大部分卫所军官,都已经成了卫所的豪强,将守备军当做自己的私军,将军户当成自己的奴隶。

正是因为如此,每年都有大量军士冒着杀头风险逃出卫所。

当然,西京卫作为拱卫南京的卫所,天子脚下,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但训练强度只有一个时辰。

朱元璋在位期间,西京卫有十二万卫所大军,六万守备军,六万军户。

朱允炆在位期间,为了打朱棣,抽走了六万守备军,这六万西京卫守备军在太原一战全军覆没。

朱棣登基后,没有补充西京卫的兵力,只是将西京卫六万军户分成三万守备军,三万军户。

此时的西京卫内,校场之上,三万守备军和三万军户排成两个方阵站在一起,方阵之外还围着十四万军士家属。

在六万军士,十四万军属最前面的将台上,站着五人,其中四人是穿着铠甲,腰挂弯刀的将军,另外一人是头戴乌纱帽,身着蓝色云雁补子官服的官员。

这名官员名叫叶承先,官拜正四品兵部郎中,此次奉命前来西京卫宣读废除卫所制圣旨!

四名将军分别是正三品西京卫指挥使谢有海、从三品指挥同知谢子扬、正四品指挥佥事田云威、从五品卫镇抚邱永淳。

叶承先高高举起手中的圣旨,面朝六万军士朗声喝道:“皇上有旨!”

话音落下,谢有海等四名将领跪俯在地,六万军户以及十四万军属也都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叶承先放下手,双手圣旨,神情肃穆的对着圣旨内容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即日起,大明正式废除卫所制,撤裁卫所大军,改五军都督府为陆军总部!”

“西京卫下辖所有良田,一律散发于卫所成年男子,无论是军属还是军士,只要年满十六岁以上者,即可分得一亩良田,多余的良田改为官田!”

“西京卫改为江宁县,尔六万军户,十四万军属从此以后不在是西京卫军士、军属,而是江宁县庶民,钦此!”

“没错了吧,皇上废除了卫所制!”

“哈哈,这么说,我们自由了?”

“对,我们自由了,我们现在不是丘八了,我们可以想去哪去哪,再也没有限制!”

“皇上是真好的,不仅给我们自由身,还给我们分田种,皇上真乃圣君明主!”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将台之下,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