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远东工业困境与理想国(第1/1页)
作品:《重生南美做国王动漫》当陈申、邱铭章等人在饭馆内吃饭闲聊时,里约热内卢港口另一侧一家饭馆内,赵德源、赵福清几人也在一家饭馆内坐了下来。
“爹,染布、印花设备买了下来,咱们接下来准备在哪里办厂?要不直接在本土建厂得了,设备运输、转移、安装也方便,而且本土工业基础设备完善,机器、设备出了故障,维修起来也方便。”
“本土不太合适,本土工业基础完备,竞争也大,各类型印染、纺织厂家数量众多,使用的机器、设备,大部分都是本土自行生产的,机器、设备性能要比咱们淘来的二手染布、印花设备高,在本土建厂,竞争不过其他厂商。”
“那回到老家江南或者把厂区建立在沪上租界,咱们采购的设备,虽说在南美本土,算不上先进,可要是运输到远东大陆,在大陆建厂,跟清庭那些官办企业竞争起来,咱们生产的成品布,具备质量和成本优势,就是和英国、德国、法国等洋人生产的成品布相比,因为直接在当地建厂生产,少了运输成本,在价格方面,也要比洋人的成品布便宜。”
“回江南老家建厂,成本可以压缩到最低,可是,福清,你有没有考虑一个问题,朝廷虽说鼓励洋务、兴建实业,但是建设的厂区主要由朝廷主导,咱们把设备拉回去,即便打通关系,把染布厂建了起来,成品布也顺利生产出来,但是后续呢?直接把成品布散卖出去,会不会招致当地官府和百姓干扰?
在梁溪,前年时候,吴鉴霖建了当地第一座染布厂,售卖的成品布价格,只有传统手工模式的三分之二,开厂不过两个月时间,周边地区从事手工纺织、缫丝的百姓纷纷失业、破产,没了收入的百姓过不下去,纷纷聚集起来,冲进梁溪染布厂区,把厂里机器、设备全都打、砸、毁坏,事后,梁溪知县担心染布厂对治下从事手工业的百姓生存产生冲击,影响治安稳定,便强制关停了染布厂,吴鉴霖投入的资金,也大半打了水漂,损失惨重。”
赵德源叹息道:“发展实业、兴建工厂,从长远角度看,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可惜,在远东大陆,却办不下去。”
“爹,那为何在南美本土,能顺利推行工业发展政策,国民也没有人抵制、反对?”
“南美本土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百姓依靠种田、放养牲畜,生活便能过得很好,生活过得好,每年手里都能攒下余钱,地里收获、自家吃不完的粮食、牲畜也能卖到海外换成银子,百姓生活宽裕了、口袋里也有了银子,对成品布、纯碱、胶鞋、火柴等又有需求,自然就舍得花钱,购买工业产品,工业产品有了市场,相关工业企业,自然就顺利发展了起来。”
“按照爹的说法,远东大陆,工业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太穷了,没钱导致的?”
“也对也不对,远东大陆的百姓是穷,可是那些官员、士绅手里的钱可不少,如果把他们手里的钱。拿出来十分之一,用于改善民生。哪怕是保障百姓活下去的最低水准,也足够提振工业发展起来了。”
赵德源是老式商人出身,但是,随着频繁来往南洋、本土等海外地区经商,对比宋卡、兰芳、汉国本土以及西方列强的工商业发展,也渐渐明白远东大陆,工商业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以印染、纺织、缫丝、面粉加工为代表的轻工业以及钢铁、机械、模具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是工业体系的核心,要想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必须同步发展轻、重工业,在一众洋务派大臣主导下,清庭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改革,但是改革范围仅局限在,以官方为主导,采购机器、设备,兴建加工类工业企业方面,没有投入重金进行对应的科研研发和新式人才培养,再加上以文官主导工厂管理,外行领导着一群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一般的普通技术工人,工业能发展起来,才是怪事。
其次,十九世纪末的工业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兴办洋务和实业二十余年,从事工业企业的工人,总数也不过数万人,不仅比不过南美汉国,连同期进行工业化改革的日本,也不如。
工业化容纳人口有限,资产分布严重不均衡导致的工业发展与传统手工业之间的矛盾,以及最根本方面的,统治阶级不愿意与普通百姓,分享经济、工业发展的好处,等等因素,导致洋务运动的虚有其表以及停滞不前。
没有胆略和底气对外扩张,为本国百姓夺取生存空间,又不愿意给底层百姓留活路,把权利全部抓在手中,只知道一味对内压榨,矛盾越积越大,最终,只有矛盾激化、引爆一条结局。
这个时代,已经有不少人看透了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本质,而类似赵德源这种接触海外各国、嗅觉敏感的商人,对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结局预判,也更加接近实际。
“远东大陆不适合,租界也一样,租界是洋人的地盘,当地洋人、会党、帮派份子等势力混杂,在没有提前打通关系,摸清当地状况之前,也不能贸然建厂。”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