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节 射击训练(第1/2页)
作品:《临高启明有声小说免费听》白羽的方案是采用9mm口径,采用这种口径的原因首先是不需要袭用英寸制度,采用简单的取整数的方式确定口径,其次9mm在现阶段能兼顾威力和制造难度的问题。最后是考虑到未来的改装潜力。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金属弹壳,但是我建议手枪的弹膛按照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尺寸来设计,将来直接换装这种子弹。”
简化工艺的另一个设想是取消膛线――有人持这样的观点。新手枪既然只是土著简陋的自卫兵器,性能要求不高,干脆通过取消膛线省却了拉制膛线的工序。
“这不行,”李一挝竭力反对,“取消膛线对枪支性能影响太大了!”
没了膛线,手枪的射程和精度下降的太多了。多数人都反对这个简化――加工膛线对穿越集团来说不是多繁难的事情,而且现在已经制造拉膛线专用的设备,无非是更换一下刀头而已。
“这样做延续性不好!”白羽坚决反对。要是采用滑膛,采用9mm派弹的尺寸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定出的方案保留了膛线,转轮为不可摆出的固定式,弹巢容量为六发。枪管长度为105mm,大致相当于4英寸枪管。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50mm或者155mm的枪管来应对不同的需求。配用的子弹上李一挝尝试了简单的定装弹。他把米尼弹头、黑火药和火帽组合成起来,装进一个标准的硬纸弹药筒里,组装完毕之后再用石蜡封装。就成了一发完整的子弹。可以完整的装入弹仓。
这样的弹药在本时空是很难被土著仿制的。李一挝之所以强烈反对滑膛结构就是滑膛能够使用最简单的黑火药+圆铅弹,这样很容易被人模仿。但是火帽这东西土著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缺点自然是和所有纸制弹筒的武器一样,射击几次之后弹仓和枪管会变得很脏,必须时刻加以清理。对持有者的保养意识有很高的要求。
第一支手枪是李一挝手工制造出来的,他把手枪进行了发蓝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随后进行了测试,证明这种克难版的左轮枪的威力令人满意:子弹能够击穿20米之外的铁甲,在50米之外依然保持有一定的杀伤力,精度也马马虎虎还过得去。
这种手枪很快被定型,正式型号为1630年式。简称“30式”。随即企划院批准将手枪投入了小规模量产。第一批3o式被分配到国家警察和政治保卫总局。而学员们将要练习使用的也正是这种手枪。
当装着手枪的箱子被搬到学院面前打开的时候,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乌蓝的枪身在阳光下发出幽光。
“这是六星连珠手鸟铳!”有人叫了起来。
“你们真是外行,叫左轮枪!”比较识货的人立刻用“新话”纠正了传统式叫法。
“听说这枪能够连发,真稀奇!”
学员们大多知道这是澳洲人专用的武器,有些澳洲首长身上一直挂着这种“左轮枪”。
“从今天起,你们要学习如何使用这种武器。”薛子良宣布道,接着他介绍身边的红毛女人,“这位是萨琳娜。”
穿越集团里精于武器射击的专业和业余人员有不少,但是赵曼熊不需要射击比赛选手,他要得是能够在执法行动或者隐蔽行动中正确的使用手枪的人,这点上谁也比不过两个atf特工专业了。
“使用枪支的三条规则,”薛子良对着学员们一字一句的说道,“枪口不许对人!不许使用枪支开玩笑!持枪的时候手指不许放在扳机上!谁要是犯了任何一条就立刻滚蛋!”
这是薛子良最痛恨的,当初他在给穿越众上课的时候,很多人就拿着手枪互相比划,让薛子良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不少人还习惯性的“金手指”。
手枪不多,各个学员队轮流练习。武器设计小组和企划院都急于知道枪支的性能如何。毫不吝啬的配给了大量纸壳弹。一时间靶场上空枪声隆隆,烟雾弥漫。学员们对自己手中的这个新鲜玩意充满了好奇心。这东西真是太好用了,抬手一枪就能置人于死地,而且还能连着打,要知道军队里的弟兄用的让人远近闻名的长枪也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要准确的使用却不容易,左轮枪的后坐力很大,对射手的臂力和射击技巧都有要求,薛子良前一阶段为元老开的射击培训班上就知道,连大部分来自21世纪的所谓“元老”都对手枪射击术一无所知,连正确的持枪姿势也不会,更不用说这群土著了。
薛子良先从如何正确的握枪开始教,然后再教他们正确的持枪方式。
手枪连续使用了一周天之后,李一挝亲自来对这批已经发射了大约一百发子弹的手枪进行测量,除了枪管略有膨胀之外一切正常,膛线的磨损情况远远小于预期――大概用了纯铅弹头的缘故。
枪擦拭的很干净,保养的相当好。这当然是薛子良不断咆哮和拳脚相交的结果。
“这群小子,连擦枪的习惯都没有。”薛子良说,“打完丢下就想跑路了,我白教他们拆枪擦枪了。”
“要是钢材质量再好些,枪管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