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商站(第1/2页)
作品:《临高启明txt下载全本》难度并非在可靠性方面――根据黎苗事务办公室的报告,起码在临高境内的各个黎峒和苗寨都是“竭诚拥护”新政权的。三年来的工作不是白做的。而是黎苗人口中有大量的疟疾患者,海南岛的方志上有“黎人多病”的说法,尽管根据卫生部派出的深入黎区的卫生队的观察,黎、苗的疟疾患者大多是良性疟,但是间歇性的发作使得他们无论作为一般劳动力还是士兵都难以充分的利用。
“我看问题不大,黎民不还经常暴动吗,有力气暴动没力气当兵?”司凯德说,“再者他们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是能抗虐的。否则黎民怎么能在山区长期生存下去呢?”
“所以黎民暴动频繁,但是战斗力有限。大明靠着一伙叫花子一样的卫所兵守着几个寨子就能镇住场子。”东门吹雨说,“军队天天要出操,训练、值勤。士兵却不知道哪一天要打摆子了,这军队没法运用。”
“这样的人力资源不用未免浪费啊。”司凯德对黎人念念不忘,“难道就不能给他们治疗?”
“我们再想想具体的办法吧。”东门吹雨不愿意透露军方对此的具体设想,含糊的糊弄了过去。由于现在执委会不大愿意通过削减统治下的劳工人数来扩大军事人员的编制,而各方面对军力的需求有求无减,大量高度分散的治安和内卫任务影响了军队的正常教育训练。招募一批执行治安任务的雇佣兵,使得部队从治安内卫行动中摆脱出来的想法就被非正常的提上了军务总管庭的内部会议。黎苗士兵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香港开发计划一经过公布,立刻引来了新得跑官要官的热潮。尽管第二次全体大会对官员选拔制订了“自愿报名,组织审核”这一基本原则,还是有许多人除了在内部网组织处网站上报名之外,又私下去拜访各种他们认为能够发挥影响力的人物。明朗不得不连着几天不出办公厅的院门,以免被人强拉去“吃个饭,聊个天”。
经过一番激烈的台上台下的活动,最终公布了一份香港地区的官僚配置名单:农垦香港联队的联队长由天地会的技术员洛辰出任;石志奇出任香港警备司令,乐琳出任香港海军支队司令。洪水尹出任香港商务代表。
除此之外,还配备了一批技术干部前往香港。包括大力鼓吹在香港建造造船厂的施建涛。此人原本在企划院供职,对造船业非常感兴趣,便主动请缨担任香港船厂的厂长。
石志奇出任香港警备司令的任命原本是通不过的,陆军认为香港的高级军职全部被海军系统占据毫无道理,不过最终大家终于取得了共识:香港的驻军司令应该选择一位有两栖作战经验的人来担任,石志奇显然是最合格的人选。
元老院根据外派元老不断增多的情况,正式在所有二人以上的外派元老集体中实施“元老委员会”和“重大事务集体决策”制度。派驻一地的元老超过三人就必须成立当地的元老委员会,凡是当地的重大政策性决定,必须在元老委员会的会议上进行告知甚至表决。委员会必须定时开会,开会要有记录。
“琼海煤”号在两艘巡逻艇的护航下,缓缓靠上了“圣女湾”上的中环一号码头――中央政务院已经正式发出了地名命名文件,将香山澳正式改名为“香港岛”,852基地改称“中环”;维多利亚湾命名为“圣女湾”。取代根本不存在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名。
“琼海煤”的甲板上站着几个穿着灰色、绿色制服的人,正在对修建中的中环基地指指点点。高大健壮的身材和较好的服装说明他们是所谓的“元老”。在码头上忙活充当装卸工的士兵们交头接耳,又一批元老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有新得行动要开展?在针对珠江流域的军事行动结束之后,许多元老相继离开了香港。现在岛上的元老只剩下二三人而已。
大鲸号在大发艇的牵引下,缓缓靠上了栈桥,搭起了跳板。在港务人员上船进行检验的时候,几名元老已经下了船,一名二十五六岁的元老模样的人原本正在码头的旁边的一个小棚子里,这会快步迎接了上去。
“梅工!你来了。”年轻人向船上下来的一名三十多岁的元老打着招呼,来人正式建筑总公司的梅林。
“小史,你这里的干得不坏。”梅林环顾四周,“四个月,初具规模。”
尖厉的汽笛鸣叫起来――港务已经注意到琼海煤上挂着象征最高危险标志的红色警告旗,原本在一号码头附近劳作的劳工和士兵们迅速的疏散开了。
“怎么?运来了危险品。”小史有点变色。
“炸药。”梅林简短的说道,“你不是申请了炸药开山用吗?”
“对,对,我们先走吧。”
几个人顾不上彼此寒暄,很宽在被叫做“小史”的人的带领下,往中环基地的商站走去。商站距离海边的码头有1公里多,建筑队在这里修筑了一条熟铁轨的标轨,用来在两地之间运输货物和人员。
自从珠江口分遣队在1630年的9月在香港登陆以来,852基地的开发一直在进行中,规划中的中环基地已经形成了大致的规模。而商站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建筑。是统治的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