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2/2页)

作品:《大魏宫廷笔趣阁

计风格明显有区别于魏国的船只,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仿造楚国战船所打造的运输船,毕竟当初赵弘润将那些从陈县缴获的战船运载满粮草送还给暘城君熊拓时,曾特地扣下了两艘。

至于目的,看看如今眼前这艘仿造楚国战船所打造的运输船,也就不言而喻了。

“吃透了么?楚国的造船工艺?”

望着眼前那艘已建造完龙骨底座,正在铺设船舱板的运输船,赵弘润询问身旁的王甫道。

王甫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我等已照着那两艘船的实物画出图纸,乍一看仿佛挺明了,但事实上,有些船只上的部位,我等还未弄清楚究竟为何楚人那样设计……”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大叠楚国船只的图纸。

赵弘润拿过一张总体图纸瞧了几眼,只见绘于图纸上的,那已不是一艘原本意义上的方头船。

所谓的方头船,便是魏国如今普遍采用的船只设计,船只的首位两端是方的,从鸟瞰看仿佛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

可楚国的船只,却已抛弃了方头船的设计,为了减少行船时水的阻力,楚国船只的船首位置逐渐朝着狭隘演变,不得不说这种船只已初具赵弘润记忆中那些通用船只的雏形。

再比如,楚人已设计出了可利用绳索调整角度的船帆,并且船帆也从旧有的独桅杆独帆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帆与尾帆,使得这种船只借助借助风力调整方向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魏国船只若是在宽敞水面上与楚国的船只发生战斗,恐怕全灭的几率要比侥幸战胜的几率大地多,哪怕是再多的弓箭手,也无法挽回战船落后所导致的实力差距。

『冶铜工艺也就算了,不过这造船工艺,也被楚国抛地太远了……』

微微叹了口气,赵弘润将手中的图纸交还给了王甫,用带着几分感慨的口吻说道:“暂时,就仿造楚国的战船来建造吧……楚人的设计没有错,他们缩短了船首的间距,并且使船身出现弧度,都是为了减少行船时来自于水的阻力……至于前帆,则是为了迅速使船只掉头……”

王甫吃惊地望着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毕竟楚人为何这般设计船只,冶造局上下苦苦思索了好一阵子也未能得出结论,然而眼前这位肃王殿下,仿佛从一开始都清楚其中的道理似的,一眼便看穿了如此改良船只的好处。

『人……果真有生而知之者乎?』

王甫不解地眨了眨眼,旋即小心翼翼地说道:“那就……照着这个图纸造船了?”

“……唔。”

赵弘润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其实可以画出比楚国船只更适合航行的船只设计,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毕竟,工艺的提升需要不断按部就班地累积经验,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都是有用的,最忌讳的就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

打个比方说,如今他冶造局连较为先进的楚国战船都未能吃透,无法理解之所以那样改良设计的原因,赵弘润突然就将铁甲船的设计图纸丢给冶造局,这能起到什么作用?

没有无缝焊接,没有铁板制造工艺,哪怕冶造局憋着一股劲拼死造出来,多半也只是嗖不能下水、一下水就沉的概念船罢了。

这种事,最关键的还是得冶造局自己吃透其中工艺,赵弘润顶多起到一个引导方向的作用。

毕竟他对这方面的事也不是很清楚,无法系统地向他们做出解释,与其给他们一个错误的概念,还不如让他们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毕竟事物质变的最关键因素仍然取决于量。

“就仿造楚国的船只吧。……竣工后交割给仓部,暂时先给他们一个成本价。”

“……”王甫惊愕地抬头望向赵弘润,心说这不是白给仓部好处么?

仿佛是看穿了王甫的心思,赵弘润笑着提醒道:“别忘了初衷,造河港也好,造船也好,咱们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挣钱……”

听闻此言,王甫顿时醒悟,释然地点了点头。

的确,他们冶造局建设河港以及造船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矿石等原材料运往大梁的输运能力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