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六月(三)(第2/2页)
作品:《大魏宫廷免费阅读小说》心满满企图取代兵铸局的司署,如今在大梁已经成为一个笑话。
原因就在于,在六月份,兵造局打造出了第一批剑具。
不多,大概只是一百把左右,主要是用来测试。
当时,庆王弘信亲自了测试那些剑具,提着一把剑砍向一张案几的边角。
没想到一剑下去,咯嘣一声,案几的边角安然无恙,庆王弘信手中的那柄剑却崩断了。
当日,庆王弘信大发雷霆。
事后,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遍了大梁,大梁朝野笑不可支,冶造局、兵铸局更是幸灾乐祸,诸人纷纷表示:好一把‘利’剑!
而对此,赵弘润也是暗暗摇头。
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倘若兵造局沿用旧时的锻造工艺,就算锻造出来的剑具不如兵铸局的出品,也不可能脆弱到连砍案几都会崩断。
原因就在于庆王弘信心太大,仿造冶造局的工艺,采用了冶造局的「渗碳炼钢」工艺,但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又不懂得用火砖保温,使得火炉内烧出来的都是一些粗质的生铁,再加上后续锻炼与淬火工艺的不熟练,这才使得锻造出来的剑具,最起码报废一半。
其实这不算什么,毕竟庆王弘信从无到有弄出一个「兵造局」,且还能成功打造出一批剑具,这已经无可厚非。
坏就坏在,兵造局的面前有此类技术工艺早已成熟的冶造局与兵铸局,这才使得大梁朝野下意识地忽略了兵造局的技术实力,背地里取笑庆王弘信那企图用兵造局取代兵铸局的可笑念头。
当然,这件事与赵弘润无关,他也纯粹当成笑料一笑置之罢了。
不过在月底的时候,还真发生了一件与赵弘润相关的事,那就是他那位卫国的表哥、卫公子瑜,因为「冥顽不灵」,仍旧在人前人后抨击魏国朝廷,被卫王勒令亲自到大梁谢罪——这其实就是卫王变相地让儿子卫瑜主动到大梁当质子,希望借此防止魏国对他的猜忌。
得知卫公子瑜已经在前来大梁的路上,赵弘润唯有暗暗摇头。
对于这位表兄,他此前已经写信奉劝过,奈何对方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听他劝说,终于遭来祸事。
当然,说是祸事其实难免也有些夸大,毕竟魏国朝廷也并未打算如何惩戒那位卫公子瑜,顶多就是将其召到大梁,让礼部安排教(xi)导(nao)一番,毕竟魏卫两国几十年的交情,朝廷这边也不希望双方闹得太僵。
或许有人会觉得,此时倘若魏国与卫国闹僵,魏国岂不是正好吞并卫国么?
但事实上,这并非是一个好主意。
原因就在于,前一阵魏国「以一敌五」挫败了韩、楚等国家的进攻,在天下人眼中已变得过于瞩目,倘若这个时候魏国以种种理由吞并了曾经的盟国卫国,那么相信天下人都会认为魏国这是要借机对外扩张,甚至统一整个天下。
这样的认知,对于魏国日后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因此,魏国目前要做的就是暂时抱持低调,非但不能借机吞并卫国,还要扶持它,营造出「虽然魏国已变得非常强大但仍然与小国抱持着良好关系」的无害立场,正面化魏国的对外形象,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至于为何魏国不能够趁机吞并卫国、却可以宋郡,那是因为在十几年前,宋郡就已经是属于魏国的国土,只不过当时宋郡属于自治罢了——这些年前下来,中原各国早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件事。
因此,魏国出兵楚郡,并不能算是对外扩张。
在六月份的最后一日,卫公子瑜的马车慢悠悠地抵达了梁郡。
得知这个消息后,赵弘润带着雀儿与宗卫长卫骄二人,乘坐马车前往城东官道上的十里亭迎接。
因为生母的关系,赵弘润对于卫王夫人与卫公子瑜母子俩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更何况,卫公子瑜这位表兄,曾为了其卫国的子民,亲自组建义军与韩将司马尚交战。
在赵弘润看来,这是一位可敬的卫国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