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节 曲线救国(1)(第2/3页)
作品:《我要做门阀小说》更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决断。
“必须马上想办法,找一个机会立功!”韩国瑜用着自己家乡的南阳话,对几个同伴说道:“不然,吾等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作为主动投敌之人,韩国瑜等人很清楚,汉室对于叛贼的态度,有多么苛刻!
可以这么说,汉人宁肯原谅敌人,也不会放过叛徒!
对于叛徒的刻骨痛恨与敌视,是深深篆刻进骨髓之中的情感!
就像人们仇恨与痛恨那些祸国殃民的昏君、暴君、佞臣、权臣一般。
其他人,都是纷纷点头。
而此刻,整个姑衍万骑上下的秩序,几乎已经陷入瘫痪。
贵族、武士,全部陷入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情形之下。
而奴兵们,干脆就趁机,挣脱了监控,逃出了山林,奔向了自由——汉军所在的地方。
这也是汉匈战场上,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匈奴方面的奴兵们,只要战事不利,便会想方设法的找汉军投降、输诚。
而虚衍鞮却只能傻傻的看着这一切。
他甚至忘记了阻止。
他的左右亲信们勉强打起精神,提起意志,对虚衍鞮道:“大王,请立刻下令突围吧!”
“不然,等到晚上,奴婢怀疑,就连最忠诚的武士,也将各自奔逃……”
孤军,还是被包围的孤军,是所有军队的噩梦!
即使是汉朝最精锐的部队,一旦被包围,陷入绝望,也会崩溃,何况是学了半吊子汉军制度和训练的匈奴骑兵?
“向哪里突围呢?”虚衍鞮苦笑着:“本王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现在,卫律部肯定是不可能来了。
连大纛都落到汉军手里,骨都侯们都被牲口一样的绑了起来。卫律的大军,基本上是报销。
而他手里,真正可以作战的骑兵,也就三千来人。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强行向北突围,等于是送羊入虎口!
有死无生!
说不定,他前脚下令突围,后脚就有人向汉军投降,甚至拿着他的脑袋去请功!
再说……
“即使能够突围回去,又有什么意义?”虚衍鞮苦笑着摇头。
卫律既败,那么只要他回去,必然会为了推卸责任,而将所有问题都扣在他身上——反正,他这个姑衍王,在卫律看来,十之八九是肯定完蛋了。
如此一来,他回到漠北,迎接的也必将是全国上下的鄙夷与打压。
特别是他的兄弟们,怕是恨不得,将他这个竞争对手一次打死!
这样看的话,他即使回去了,最终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那位汉朝大将的话语,却落入了他的耳中。
“……孔子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向使匈奴国中,有怀仁心,有革鼎之志之士,若愿改弦更张,推行王化,尊汉天子为君,汉将不计前嫌……”
虚衍鞮只是听着这一段话,心中的想法和念头,陡然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他咬着牙齿,回忆起了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三观。
诗书礼乐,他虽然不像于靬王那样特别喜欢。
但也算认同。
至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春秋之义,则格外让他欣赏和喜欢。
总觉得,匈奴要想有未来,就必须和南方的汉一般。
用春秋之义,行大一统之制,中央集权,上下尊卑井然有序!
想着这些事情,他便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汉匈争霸百年之久。
从冒顿、老上大单于的强势,到军臣单于的相持,及至尹稚斜单于以来匈奴的溃败。
这无不表明了,匈奴是在不断衰落和落后的。
那么匈奴为什么会衰落和落后呢?
就是没有行大一统,没有明确上下尊卑,没有君臣之分的缘故。
一百年之中,匈奴内部大小政变上百次。
几乎没有哪年没有政变的。
单于庭常常流血数日,死者不计其数。
特别是尹稚斜单于发动政变篡位,直接干掉了一半的王庭高层。
比汉军在过去那几十年里杀死的匈奴贵族的总和还要多!
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才孜孜以求,力图变革,改变匈奴。
可惜,国内阻力重重,上上下下的反对力量都强大无比。
这使得他哪怕联络了许多人,改革的成果也不过是一支区区的姑衍骑兵以及在王庭贵族子弟里推动汉化教育,教授年轻人汉朝的文字、兵法。
除此之外,就是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在赵信城、卫律城等地,建起的城市与城市周围的屯田了。
但这些对于匈奴起到的变化,却是微乎其微。
辛苦训练的姑衍骑兵,现在被围在了这漠南,眼前就要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