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节 摸着石头过河(第2/3页)
作品:《我要做门阀免费阅读》,让人将已经整理好的商贾资料,送到张越面前。
好家伙,足足有两个箱子。
其中,皆是记录这些来新丰置业投资的大小商贾的户籍资料、訾产资料和背景资料。
张越随便看了看,就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在汉室做生意,经营工商的人的户籍是单独列为市籍的。
甚至大多数商业活动,都被限定在只能在市集之中开展。
百年来这些规定,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不过……
连秦代的严刑酷法和严格管制之下,尚且都有寡妇清等大富商崛起,甚至在政坛上得到一席之地,有说话的地方。
在汉室,就更是如此了。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特别是经过当年杨可的教育,如今汉家商人们,只要富裕了起来,都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户籍从市籍挪出来,变为地主、官员。
反正,在汉室五铢钱大神连死刑都可以买,爵位也可以换。
区区换个身份,简直不要太轻松!
故而现在的汉室商贾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身份的洗白。
像袁广国这样的豪商,甚至可以列为九卿座上宾。
但问题来了——按照法律规定,非市籍不可以经商。
怎么办呢?
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别户一系为商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搞到现在,天下商贾,大部分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马甲。
譬如说,现在在张越手下,担任枌榆社游徼的太学生王吉,他哥哥就是蜀郡有名的大商人!
还有太宗名臣张释之,也有一个特别有钱的商人仲兄。
不止如此,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汉室儒家各个学派的主要赞助者,也都是商贾们。
而这样的社会风气和环境,让汉季的士大夫学者患上了严重的人格分裂症。
一方面,人人都在唾弃商贾,鞭笞这些为富不仁的渣渣和暴发户。
而在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有亲戚、朋友、故旧经商,而且,自身受到这些富商的资助。
故而,抑郁症在这些人中发作率极高。
甚至是名士、文豪的标配。
久假而不归的诅咒,蔓延在整个汉季士大夫之中,让人毛骨悚然,闻之变色。
张越却没有这些纠结。
商人也好,资本也罢,无论它们有多么肮脏和恶臭。
在张越眼里,都只是一个工具。
用来积累社会财富,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他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去拷问自己的内心‘我有一个商人朋友,我还经常帮他的忙,我这样是不是很不道德?’,纯属无病呻吟。
简单的来说,就是活的太好了,也活的太空虚了。
将这些资料略微过了一遍,张越就差不多知道了,这些来新丰投资置业的,都是些什么人了。
除了袁广国和他的小伙伴们——主要是买了新丰债券的商人们外,绝大多数,其实都是长安城的一些公卿贵人的白手套。
譬如张越就在这些简牍看到了好几个姓张和姓霍以及姓暴的商人。
不要怀疑,他们肯定和张安世、霍光、暴胜之、上官桀等脱不开干系。
不用看别的东西,就看住址就知道了。
长安尚冠里、长安戚里、长安阳树里……
所以,这些人只是来捧场的,随便做个样子,砸点小钱的,也不在乎能不能赚回来,纯粹只是来撑一下张越的。
真正看到了商机,来新丰投资的,其实也就三五十人。
张越放下这些简牍,想了想,道:“去为我请桑令吏来……”
“诺……”
片刻后,早就等在门外,准备着汇报工作的桑钧,带着工商署的官员们,抬着简牍走了进来。
“臣工商署令钧拜见长孙殿下,张侍中……”桑钧微微恭身,面带笑容。
他的工商署,已经在数日前,得到了大司农方面的批复,可以挂牌了。
而工商署的成立,意味着他掌握了一个刷政绩的最佳场所!
作为汉家第一个归地方管辖,同时又受大司农指导的专业工商机构。
目前工商署的职责,也已经被明确了下来。
按照大司农方面的公文,新丰工商署负责‘监督市集、平准物价、征收税赋,并执行盐铁、酒类官榷。’
而成立这个工商署的目的,则是为了‘建小康、兴太平,改易制度,以便人民’。
大司农方面甚至将新丰工商署的成立,当成了自己的政绩来宣扬了。
按照桑弘羊的解释是:易云:通其变,使民不倦。故三代不同法,五代不相复礼,陛下秉行圣德,泽被八荒,恩及鸟兽,欲阙太平!今新丰改易制度,以立工商署,实乃顺人心、合天意,行圣道。
总之,就是拿着大司农支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