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难却(第3/4页)

作品:《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笔趣阁

和士绅代表有任何交谈,跟徐俌和王佐简单交流,便准备骑上随从牵来的战马。

徐俌见状劝解道:“之厚还是乘坐马车进城吧,这几日南京地面不太平,老夫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

以年岁来说,徐俌可以当沈溪的祖父,不过从官职和在朝中的地位上来说,却比不上沈溪。

如此一来两人之间便形成身份上的落差,徐俌说话时只能拿出长辈的态度,希望沈溪能尊重这种辈分的差距。

沈溪笑道:“多谢魏国公好意,不过在下还是喜欢骑马而行。”

本来徐俌还觉得沈溪“识相”,但在看到这种拒不合作的态度后,马上感觉沈溪是故意跟他唱反调,心想:“我好心好意提醒你危险,你非但不领情,还跟我对着来,死了活该。”

就在徐俌面露苦笑,假意再劝说几句时,王佐开腔了:“我等也随沈尚书骑马入城便是。”

王佐乃成化十四年进士,今年已经快七十岁,在弘治朝担任太常寺少卿和光禄寺少卿时曾跟沈溪多次打过交道,算是故人,所以从一开始见到沈溪便显得异常热情。

徐俌瞥了王佐一眼,皱了皱眉,好像在说你个老家伙出来凑什么热闹?

徐俌的名声不好,王佐也好不到哪儿去,说起来二人都是因结交阉党受到牵连,唯一的区别是徐俌是自己主动巴结刘瑾,而王佐则是为儿子王云凤所累。

王佐的儿子王云凤,乃成化二十年进士,张彩担任吏部尚书后将其破格提拔为国子监祭酒,故此打上阉党的烙印,刘瑾死后朝廷勒令王云凤致仕,王佐受到牵连,只能在南京户部尚书任上养老。

要不是王佐对儿子有劝谏之言,还有便是以前的名声很高,恐怕也是早就离开朝堂,这其中就有沈溪在刘瑾案后盖棺定论,对阉党涉案人等既往不咎,所以王佐对沈溪的态度非常友善。

沈溪笑道:“王尚书,我们一同入城。”

说话间,沈溪完全忽略徐俌,翻身上马。

徐俌恨恨然退在一旁,目送沈溪跟王佐骑马远去,心想:“沈之厚死了不打紧,别连累我也被刺客误伤。”

这边徐俌准备上马车,却见徐程匆忙过来:“公爷,城内各处要道都已封锁,保管不会出现刺客。”

徐俌道:“你拿什么担保?”

一句话就把徐程给呛住了,徐程正不知该如何应答时,却见沈溪回过头来,客气地道:“徐老,我们一同进城如何?”

突然传来一句“徐老”,让徐俌听了心里很舒坦,脸上勉强堆起笑容:“之厚你先走,老夫这边还有事需要处理,进城后我等再见。”

因为沈溪进城要先谈公事,不可能即刻赴宴,所以徐俌不打算跟沈溪同行,送走沈溪后才瞪着徐程说道:“现在马上去调查刺客的行踪,如果找不到,随便抓几个人送到沈之厚跟前,告诉他现在城里不安稳。沈之厚年纪轻轻便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简直反了他了。”

徐程苦笑道:“公爷,何必如此呢?或许是沈尚书生性豁达,没有想太多,说话冲了点儿……再则,沈尚书选择骑马,也是他对自己的安全有信心,几天前他便派人进城刺探情况,对城里刺客的踪迹,或许知道的比我们都多。”

“你说什么?”

徐俌对堂弟的话显得很意外。

徐程再重复了一遍,道:“沈尚书敢骑马进城,有可能是想要引蛇出洞,公爷其实您根本不必提醒,在这样的聪明人跟前装糊涂,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徐俌这才知道其实是自己杞人忧天,没好气摆摆手:“就算他知道又如何?他自己招惹来的麻烦,莫非还要怪到本公头上不成?你赶紧去调查刺客之事,咱们绝对不能被他挟制……发现刺客踪迹,本公立即派人去抓捕,怎么都不让沈之厚在南京城里出风头,哼哼!”

……

……

沈溪进城,哪怕是光天化日之下打马而行,一路也很太平,不多时顺利便抵达南京户部衙门。

朱棣迁都后,南京城内六部班子很完善,各衙门并非是年久失修的旧衙,反而全都崭新,毕竟江南富庶之地,这边银两调拨比之京城更容易些,中枢要兼顾全局,或许要紧巴巴过日子,但在南京就算朝廷不调拨银两,地方上也能找到款项,随便找一些富户捐赠也足以把衙门修缮一新。

沈溪到金陵后首先要跟南京兵部接洽,不过因南京兵部尚书出缺,再有左侍郎孙需称病不出,兵部内跟沈溪接洽之人只有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倬。

至于户部征调钱粮之事,则由南京户部尚书王佐亲自跟沈溪谈。

本来沈溪领兵,只需要跟这两部接洽便可,但因沈溪还有督造船只之事需要留心,只能临时派人去请南京工部的官员到户部来。

王佐道:“沈尚书旅途劳顿,很多事其实可以等安顿下来后慢慢谈,今日魏国公于府上设宴款待,不如我等移步到魏国公府再说?”

说话间,王佐跟王倬都站起来,要请沈溪前往徐俌府上。

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