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军(第1/2页)

作品:《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笔趣阁

沈家举丧,原本应该由李氏长子沈明文主持,但因五房沈明钧的儿子沈溪乃当朝二品大员,位高权重,沈明钧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治丧发起人。

但沈明钧资质平庸,举丧之事皆由沈明钧的妻子周氏负责。

虽然周氏也算是市井女人,但毕竟以前做过生意,跟人沟通有经验,在安排事情上能做到井井有条,治丧之事有条不紊进行。

沈家上下一片忙碌,李氏过世意味着沈家重组。

李氏尚健在时,沈明新和沈明钧二人都已完成形式上的分家,二房沈明有和妻子钱氏滞留京城,在沈家人眼里生死未卜。

李氏过世,三房沈明堂没必要留在沈家这个大家族里,为沈明文一家拖累,如此一来便正式宣告沈家分裂,究竟谁能留在沈家大宅,以及沈家剩下财产分配,要等李氏的丧事完成后再说。

沈溪得知李氏病故的消息,已是中秋节前后,沈溪刚打下靖州,正准备往通道县城进发。

这场战事显得非常拖沓,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地形复杂,就连官道都是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出来的栈道,沈溪感觉大军就像是在过蜀道。

沈溪前世没有参观过古蜀道,也不知这时代的蜀道有多艰险,但以目前湖广西南部的地形地貌来看,沈溪觉得不会比过蜀道轻松。

如果没有万全的计划,没有严密的情报侦测系统,叛军只要在一两个险要地方堆砌山石滚木,待大军行进时突然掀翻,那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沈溪深切地感受到肩头的沉重压力。

靖州城南,中军大帐里的议事刚刚结束。

沈溪将下一步行军计划吩咐下去,虽然他是西南六省兵马提调,接下来的任务是去救援桂林府,面对的敌人可能有数万,但他麾下的兵马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江西和湖广兵各两千,此外尚有一千多的辎重兵和一千多民夫。

四千精兵在沈溪看来已经足够,此时湖广南部的叛乱基本平息,虽然西边的保靖州和永顺宣慰司尚有叛军出没,但他只能暂且放到一边,因为大敌当前,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分心去应付。

“……大人出兵,已让地方上的叛军闻风丧胆,之前他们到处掠夺州县百姓,甚至胆敢攻打府城,为非作歹,但大人领兵到来后,叛军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防守。还是大人您治军有方,怪不得陛下会委命您为兵部尚书……”

苏敬杨在沈溪面前恭维,他说的话,沈溪一个字都不想听,脑子里想的都是李氏亡故的事情。

沈溪对李氏没有亲情,从未把李氏当作自己祖母,毕竟他两世为人,这一世穿越已经六岁多,没有血浓于水的切身体会,夫妻间的情感比之祖孙这样的亲情高了不止一点半点,他希望得到一种认同和倚靠,而不是去寻找所谓的归属。

沈溪没有把自己当作沈家这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大家族中的一员,甚至连培养沈永祺等人,也只是为了尽人子的责任和义务,避免被人戳脊梁骨。

听苏敬杨说了半天,沈溪抬头看着他,问道:“苏将军的兵马,都已经整顿好?可以随时出发了?”

苏敬杨笑道:“跟随大人行军作战,训练和整顿兵马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弯,这几个月来,穿州过府,逢战必胜,将士们都有功劳和犒赏在手,精气神焕然一新,做事也有动力,这会儿如果还再出现什么消极怠战甚至逃兵的情况,卑职定斩不饶!”

沈溪道:“战场上如果局势不利,要到保存实力的时候,该逃还是要逃,怕死是人的天性,有些事光强求没用。”

“既然三军士气高涨,倒是可以乘胜追击。从靖州往通道,再向南向洪舟泊里司一代走,正是叛军部族密集之所,一个不慎,或许就要遭遇挫败,这一战就看苏将军你能否旗开得胜了……”

之前沈溪准备让王禾开路,但苏敬杨死活不干,主要是因为苏敬杨在宝庆府一战中没捞着功劳,一直想办法弥补回来,用实打实的战功赢得沈溪的欣赏,向朝廷举荐。

虽然从宝庆府到武冈州,再到靖州,这一路上打了不少仗,但基本都是摧枯拉朽的歼灭战,没经过真正的考验,加起来歼灭的叛军数量也没两千,还得湖广和江西两支兵马平分功劳。

苏敬杨非常渴望找补回来些功劳,但奈何叛军听说在宝庆府城歼灭己方四千“精锐”的沈溪领兵前来,没人愿意跟他正面交战,沈溪所部消灭的都是地方上那些消息不甚灵通的小股叛军势力。

苏敬杨精神振奋:“大人放心便是,卑职在这一战中,必定能打出大人您的威风,让叛军知道我们沈家军的厉害……”

听到“沈家军”这称呼,沈溪心中“咯噔”一下,他从来没有组建一支家兵的想法,朝廷也不会容许他这么做,但随着他在战场上声名赫赫,将士都以跟着他打仗为荣,难免下面就会有人冠以诸如“沈家军”之类的称呼,这等于是将沈溪立于一个下不来台的位置上。

在士兵心目中,这称呼显得很风光很有面子,沈溪光是指责怒骂没用,士兵没有什么见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