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第十更)(第2/2页)
作品:《寒门状元顾平安》正式定下南北卷制度,南卷取士十分之六,北卷取士十分之四。
等到了宣宗登基后的宣德二年,朝廷又在南北之间增加了“中卷”,主要是将一些不太好划分南北的地域隔出来,南卷和北卷各让百分之五与中卷。
最后三卷划分为:北卷百分之三十五,中卷百分之十,南卷百分之五十五。
沈溪在这次会试中,竞争对手就是所有南卷的考生,虽然南卷在总录取中占据五成五的份额,可在会试中,南方考生却占了总考生人数的七成左右。尤其是江南士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国最高的。
北方一直在科举方面有劣势,就算录取比例只有三成五,也是对北方举人的一种极大的保护性措施。
因为单从才学文章论,北方能中进士之人寥寥无几。
连划分考生号舍时。南卷的考生也被划分到相邻区域去,等考试结束收卷后,南卷、中卷和北卷会单独分开,从中选拔进士。
若会试中榜。到了殿试的时候,就没有地域的区别了。
“沈老弟,你没出来,不知道这几天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说是考题泄露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各种传说五花八门,私下传播的题目也是各种各样,分辨不清真伪,我都整理出来了,你先拿去看看,能否派上用场。”
苏通说着就要把他这几天整理出来的“鬻题”交给沈溪看。
沈溪却直接将写着题目的纸送回去,摇头道:“这种事情多是无中生有,即便是真的,我等也该靠自己的实力上榜才是。”
苏通用惊讶的目光打量沈溪,不可思议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有考题泄露出来。旁人都知晓,我等却不知,这是否太不公平?”
沈溪摇摇头,这天下就没完全公平的事!
这次会试是否真的有鬻题的情况出现,沈溪不得而知,但他很清楚这届会试鬻题案肯定已经在暗中酝酿了,唐伯虎、徐经、程敏政这些人,很可能将牵扯进这案子中。
唯一的变数,大概就是他沈溪的横空出世,就看他带来的蝴蝶效应。能否间接影响到这案子。
沈溪不想跟苏通探讨关于鬻题的任何事情,这对他而言是禁忌。
因为外间有人开始传说,他沈溪很可能暗中贿赂了程敏政,主要因为。他这几天风头太盛。
十三岁的解元公,本来就很惹眼了,偏偏还把应天府解元、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给比了下去,这年头士子说话根本就不用讲证据,子虚乌有的事都能说得跟真的一样,至于沈溪有没有去见程敏政。似乎并不重要。
……
……
二月初七,弘治皇帝正式下旨,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主持会试考试。
二人同为主考官,同时任命同考官二十人……一直要到清朝,才定下十八同考官,十八房的规矩。
哪个考生出自哪一房,那房主就是考生的恩师。
二月初八上午,弘治皇帝钦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健,释奠孔子先师。
这是礼部会试的必要流程,等释奠结束,礼部会试等于是正式开始,国子监贡院打开,开始接受考生入场。
沈溪进过国子监,之前还在里面住了十天,对里面的环境大致了解。
而会试的考试方法跟内容又跟乡试如出一辙,就算他是第一次参加礼部会试,也能做到镇定自若,因为相比别人而言,他年纪小,有资本,这次考试不必强求一定能考出什么结果来。
在等待进场时,外面等候的考生议论纷纷,都在说自己听到的关于这届会试的考题。
其中以第一场论语题为最多人议论。
会试跟乡试一样,同样是三天一场,初九正式开考,但需要在三月初八入场,不过中间不得离开贡院,要等三场全部考完之后才得离开。
这么长的考试时间,仍旧是给蜡烛三根,至于吃食需要自己准备。
因为要连考九天,若全部带熟饭进去,很可能会馊掉,所以食物一定要带容易保存的,或者升炭火自己做。
至于水则不用带太多,会试考试中,监场之人每天都会用竹筒送水进去给考生,但不会太多,所以考生在这几天时间里要避免吃咸的东西,免得口渴难耐。
********
ps:第十更!
紧张的会试来临了,天子求月票和打赏鼓励!谢谢!(未完待续。)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