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2/3页)

作品:《寒门状元沈溪全文免费阅读

了之前我奉上的茶水外,恐怕还跟他走出豹房,感受到周边熟悉的街巷有关……难道我带他出来,还是个错误不成?”

朱厚照见沈溪不答,以为自己这位老师没意见,当即道:“既然沈先生不反对,那朕先行一步,你们跟上便可!驾!”

……

……

朱厚照被重新激活对军事的兴趣。

虽然他不会御驾亲征,但沈溪给他建立一个后方指挥所,让他可以不离京便参与到此番战事中。

这种后方指挥所有些像后世的总参谋部,正是沈溪为朱厚照量身打造,朱厚照听到此建议,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特地早睡一天,为的是能在王守仁和刘瑾出发时早点儿到城门送别,做出一些交托。

等朱厚照确定王守仁和刘瑾会在宣府听从他的指挥来打仗后,朱厚照便感觉自己已经奔赴前线。

沈溪说的一番话让他热血沸腾:“……古往今来之圣明君王,无不坐镇中枢,为维护江山社稷矜矜业业……手下精兵良将可为国开疆拓土,无需君王亲身往边陲,汉武帝、唐太宗之所以名留青史,任人唯贤尔。若陛下运筹帷幄,千里外调兵遣将平定边陲之乱,定为后世称颂,或可与先贤媲美……”

朱厚照仔细一想,可不是吗?再牛逼的君王也不过便是统御一群有能力的文臣武将罢了。

汉武帝有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辅佐,唐太宗则有李靖、李绩、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良臣效忠。

朱厚照最崇拜的莫过于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他认为汉朝可以在跟匈奴的对决中获胜,就在于霍去病的武勇,而不是汉武帝能力有多高。他仔细一想,若自己可以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令鞑靼臣服,那历史上称赞的不但有沈溪和王守仁这样的“名臣”,还有他这个圣明天子。

心里怀着这种期冀,朱厚照策马带着沈溪和钱宁、张苑等人到了陆羽茶庄大门外。朱厚照跳下马来,后面的侍卫才跟上,纷纷下马……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路途中有人行刺,其实没有人可以护驾。

钱宁下马急匆匆到了朱厚照跟前,苦着脸道:“陛下骑术不凡,微臣无法追上,但陛下如此在大街上骑马,当小心谨慎才是,如果沿途有什么人对陛下不利,臣恐救援不及。”

此时浓雾散去,太阳露出大圆脸,金色的光辉洒遍大地,让人心里暖洋洋的。朱厚照微微颔首,对钱宁的“忠心”表示赞赏,目光却看向街口的方向,随口说道:“没事,朕有勇有谋,曾亲临战场与鞑子交手,难道会被区区刺客得逞?”

“眼前的陆羽茶庄,便是朕跟沈先生喝茶之所,你们不得再沿用原先的称呼,一律叫朕朱公子。”

“遵旨!”

钱宁俯首领命,沈溪此时才跟其他侍卫到来。

朱厚照对刚下马的沈溪道:“沈先生,现在时候还早,我们一起进茶楼喝杯茶再去军事学堂吧……毕竟王守仁和刘瑾刚走,估计还没到军营,接下来几天应该不会有战事发生,不需要朕做什么吧?”

沈溪一听朱厚照的话,便知道这小子三分钟热度,居然开始打退堂鼓,或许今天只是想去军事学堂晃悠一下,然后立即返回豹房。说是回头会再去,但是否真的履约那又另当别论了。

沈溪觉得必须将朱厚照这种敷衍的态度纠正过来,当即道:“因为是在后方指挥,很多临场应变,必须要比前线更早做出决断,如此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传到前线,以做到合理调兵遣将,若遭遇敌人再临场调度,而情报一来一回需要三五日,或许会延误战机。”

朱厚照可不是傻子,他理解力很强,被沈溪一提点,立即明白过来,当即皱眉:“要做到提前判断可不那么容易,沈先生能保证每次都料敌先机?”

沈溪摇头:“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若什么都靠京城后方指挥调度不现实,前线将帅必须要有魄力承受战场变化。但这不代表后方不能将前线情况掌控,这有赖于情报的快速传递,以及后方军事首脑对战局变化的预测,关键是陛下一锤定音的能力。”

等沈溪说到朱厚照肩负的责任,让其“一锤定音”时,朱厚照终于回过味来,瞪大了眼睛,信心满满:“先生说得太对了,那我们喝过茶,就去军事学堂探讨一下前线战场可能出现的变化……不过眼前这茶,沈先生不要拒绝。”

说完,他回头看着陆羽茶庄的匾额,道,“钱宁,你带两个人,陪同朕和沈先生进去……张苑,你留在外面,朕不需要你伺候……你这人说话阴阳怪气的,可能让人得悉你的身份……剩下的人躲远一点,朕不希望有人干扰朕跟沈先生品茶!”

张苑听到朱厚照对自己说话腔调的评价,显得很无奈,赶紧退到一边去了。

这跟张苑三十多岁才净身有关,张苑有喉结,说话带有男子的浑厚,却也有女人的婉转,混合起来就变成公鸭嗓,为朱厚照不喜。

朱厚照安排完毕便先一步进门,沈溪跟在后面,最后是钱宁和两名锦衣卫,而其余侍卫则远远避开,只安排一些哨探在周围窥伺,防止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