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告之(第1/2页)

作品:《古代农家日常 萝卜精

许成源也附和道:“自打在科考上砍了一些人的人头,并禁了考生几代人的科考资格后,就再也没人敢做这种事了。”

杜锦宁默然。

前世历史上,那些历朝历代都无法禁止的科场舞弊,就是因为惩罚的力度不够么?科场舞弊的时候,只砍为首的一两个人的脑袋,其他人罢官,互相监督的力度又不够,有人愿意挺而走险,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院试、乡试和会试,也是如此检查吗?只看看外袍有没有夹带,就直接放行?”杜锦宁又问。

关嘉泽点头:“是这样的。”

唯恐这家伙不靠谱,杜锦宁又将求证的目光投向了齐慕远。

齐慕远点点头,证实了关嘉泽的话:“确实如此。”

关家和齐家都是大家族,历年都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对于考场的规矩都是熟知的。既然关嘉泽和齐慕远都如此说,看来是这样没错了。

杜锦宁的一颗心顿时落了地。

看来她可以去科场上一展才学,挣个秀才、举人名头回来,以撑门面了。

……

试题是监考的那个县令批改的。几百份试卷,他改得很快,到得第四天巳时,县衙就张榜出来了。

榜前人多,关嘉泽和齐慕远对自己又十分自信,也懒得去跟人挤,只派了小厮进去看榜。

不一会儿,小厮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满脸兴奋地大叫道:“恭喜齐少爷,第一名;恭喜关少爷,第五名。”

关嘉泽虽比齐慕远大两岁,但对他的学识和记性也是十分服气的。听这了消息也不觉得意外,对着齐慕远拱手道:“恭喜恭喜。”

齐慕远也回了个礼:“同喜同喜。”

许成源并没有跟他们在一起,而是自己挤进去看榜了,现在还没有出来。

不过杜锦宁事先就特别叮嘱过小厮,小厮此时又对杜锦宁道:“许少爷也上了榜,如果小人没看错的话,他应该是位居第二十五名。”

杜锦宁松了一口气。

县试发案是以日圈的形式进行的,榜上只写座号,不写姓名。取在第五十名以内,为第一圈。圈分内外两层,外层三十名,内层二十名,五十名为一大圈。

虽说县试要进行四场,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宽松,文字通顺的就录取了。第一场录取就可以参加府考,下面的几场县试不一定要参加。但名次是在圈内还是圈外,是在内层还是外层,还是很重要的。府试的座次安排由这排名而定,府试考官也会根据名次来决定录取与否。如果你县试排在极后面,就说明你文理不通,基础不牢。即便府试的试卷上考得花团锦簇,考官也会怀疑你作弊,是不敢轻易录取的。

许成源能取在二十五名,那么这个秀才还是十分有希望的。

而如无意外,齐慕远应该是县案首。

她正想去找谢氏,将这消息告诉她,就见许成源满脸复杂表情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平时在书院里成绩不错的,但考试的时候太过紧张,发挥不是很好,所以取得的名次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见谢氏听闻儿子取了二十五名,满脸喜色,杜锦宁便只是上去道了一声恭喜,没有不识趣地安慰许成源。

关嘉泽看看许成源,再看看自家小厮,十分庆幸的道:“幸好,我们没去挤。”

大家见许成源的头发凌乱,鞋子也挤掉了一只;小厮的形象也没好到哪里去,也是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

虽说第一场取了,可以不用参加后面三场考试,但关嘉泽、齐慕远为了锻炼自己,许成源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还是选择了参加。

毫无意外的,齐慕远取得了县案首的名头,关嘉泽第三名,第二名由一个四十来岁的人取得。

许成源在后面几场发挥不错,上升了几名,排名十五。

博阅书院参加县试的十二名学子中,有十名通过县试,而占前十的就有五名。

四月份,他们将去府城参加府试。

见他们考完了试,杜锦宁便将自己想去府城开茶馆和书铺的打算告诉了关嘉泽、齐慕远和章鸿文。

关嘉泽还是个贪图新鲜的少年心性,茶馆生意红火已成常态,书铺红火也是意料中的事,再也不会给他带来惊喜。而且关太太生怕他真的对做买卖感兴趣而去从商,时常在他面前洗脑,这会子他对做买卖的兴趣已大为降低。

而且去府城那么远的地方做买卖,即便生意红火他也看不到,因此兴趣不是很大。

所以他当即摇头:“这次我就不参与了,以后再说吧。”

章鸿文见齐慕远没有说话,也道:“我想专心念书,赚钱的事就不想了。”

他欠杜锦宁的钱还没有还清呢。更何况,他一没钱二没人脉三帮不上什么忙,杜锦宁带着他在漓水县赚钱,他已算是占尽杜锦宁的便宜了,可不好意思还跟着去府城继续占便宜。

在这件事情上,父亲已经警告过他了。

杜锦宁转向齐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