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1/2页)

作品:《春秋我为王七月新番

:第二章在晚上,咳咳,是三杰,标题打错了,请无视

晋侯午一个多月前从侯马被强行带到铜鞮,春暖花开之际,虒祁宫中的宫女,寺人也陆续抵达这里。在重新入宫前,他们便被淘汰大半,适龄的宫女和竖人直接被划归民户,剩下的人中也加入了不少新面孔,里面不知有多少人被赵氏收买,成为眼线内应。

晋侯就像一只笼中鸟般被困在宫中,进去后就再未露过面,过的日子其实连远在东方的鲁侯都不如。至少新的鲁侯只是个十多岁少年,想法没那么多,鲁国的赵氏幕府则由一个赵无恤四岁的长子担任,也不会没来由地给宫里压力。

但在铜鞮宫,那种压抑到窒息的恐惧一直缠绕着晋侯午,他只能在被软禁的内宫里,望着高墙长吁短叹。

墙外的世界是喧嚣尘上的,赵魏韩三家的强行瓜分,将整个绛都内畿都割裂开来,经过六七天的跋涉,第一批移民陆续抵达这里。

铜鞮除了周长十余里的铜鞮宫外,县邑本来不大,如今,却塞满了从新绛迁来的官署、大夫、士人,更多的还是民众。

本来想着到铜鞮后这段迁移就算告一段落了,但他们却在歇息后得知,还得继续往东走上十天半个月,经由釜口道,去太行以东,邯郸以南名为“邺”的地方安居。

一时间,迁徙的民众怨声载道,但没办法,赵兵的戈矛剑戟明晃晃地顶在身后,他们只能休息够了继续上路。好在沿途的吃食和住宿还有保证,被迁徙的也多半是失地,几近沦为氓隶、雇农的人家,吃得了苦。

不过他们没意识到,从离开铜鞮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不再是从前的公室之民,而成了赵氏之民

赵无恤对这次大移民很重视,一万户人家以小家庭为单位,之前的宗族联系被切断,他们会分为五批去邺城,每一批都有军队护送,僚吏监视,这些赵氏之吏里,便有任章的身影。

此人虽然略显稚嫩,但二十多岁就能在赵无恤说出这么多话不紧张,已经算不错了,加以打磨,多年后未尝不是一块璞玉。

所以赵无恤在请计然担任邺令,负责邺地的开发事项之际,也让任章跟着他做事,无恤很想看看他究竟能做出怎样的成就来。

“算起来,我也曾向老子求学过,与任章也有几分关系,不过上卿将姑布子卿的弟子交给我来打磨,他不会有什么意见?”

“姑布子卿只想为弟子求职,他自己则继续云游四海,放浪形骸,做快活的求道者,这些身外事,应当不会在意。”

“真是羡慕啊”计然面带艳羡地说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在这一点上,我不如老子,也不如姑布子卿。”

“老子和姑布子卿选择的是隐世,因为他们已经无所求,先生选择的是出世,退则老蒿藜,进当致尧舜,这大概就是先生的志向罢?”

计然大笑:“上卿知我,必让赵氏邦富兵强而不衰,开百年之太平,老朽方能引退。”

说到师长弟子,赵无恤心中一动,又问道:“我听子贡曾言,先生有位弟子名唤范蠡”

赵无恤当年本来想让子贡去楚国寻访范蠡、文种,不巧那时候他二人作为楚王使节去了越国。这之后赵无恤又两次派人入楚寻访,都无果而返,甚至连与他一同去的文种也找不到了。无恤不甘心,又花费重金让使者入越国寻根究底。

赵使带着转译者一路走到会稽,才得知范蠡那次入越后,便得到越君勾践赏识,留下来做了越国大夫,文种在完成楚越联姻之事后,也奉楚王之命,留在越国辅佐越君

从河北到楚都郢城,慢一点得走上两三个月,再从郢至越,纵然坐船顺大江而下比较快,也得十天半个月方能进入会稽,所以这几次一来一回,蹉跎两年便匆匆而过了,赵无恤也只能遗憾地与文种、范蠡擦肩而过

计然听完后颔首:“当时上卿还让我写了信附于礼物中送去,就不知我那弟子是如何回应的。”

赵无恤心中有些不快,到他这个地位以后,很少再出现被人拒绝的事情,列国士人闻赵卿爱才,都像任章一样,主动来求职:“他说先生高才,有先生辅佐我,抵得上一百个范蠡,婉拒了我的聘请。”

计然大笑道:“范少伯说谎,他花了两年时间就将我的计然策学了一干二净,虽然未必能超过我,但若能遇上明主,操持千乘之国,只怕不亚于我。”

听计然这么一说,赵无恤对范蠡更加好奇,越发希望得到此人了。“兴越三杰”若能得其二,甚至得其三,三人皆可作为封疆大吏,赵氏基层士人已经获得了不少,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些王霸之才。

“先生可否再写信劝劝范蠡和文种?于越虽然一度在携李击败吴国,吴王阖闾死于此役,也算名震天下,更在三年前与楚国联姻,勾践之女嫁与楚君熊珍,楚越隐隐有联合抗吴之势。然于越自古蛮荒之地,西则迫江,东则薄海,地不过五百里,民不过五十万,又饭稻羹鱼,野无积庾,更无骏马战车。以越国之势,纵然旷世大才去那里,也不过能让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