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五百一十六章云涌(十六)(第1/3页)
作品:《将血无弹窗》第五百一十六章云涌(十六)
“臣奉旨离京已有一月,今已入蜀,蜀地湿寒,道途险阻,都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诚不欺我也,幸臣略有准备,随行之官员将佐尽心竭力,行程虽缓,但却未有何损伤……
蜀中山川秀美,与我秦地殊有差异,然臣归心似箭,无意于此,并不敢有任何耽搁懈怠……但自入川以来,先于剑门百里外遇袭,两万余盗匪拦于道途,守于险要,众寡悬殊,情势危急,臣身有皇命,不敢有辱国体,遂率众而击,幸赖众将奋勇,不顾生死,破贼……”
这些文绉绉的话自然不可能都是赵石说的,此时大帐之内,一灯如豆,由于是匆匆扎营,大帐并不密实,随着蜀地湿冷的微风,灯光摇曳晃动,让帐内几个人的身影看上去变幻不定,透出一股凄清的味道出来。
南十八伏在案上,随着赵石半天才出口一句的速度,却是文不加点,随着赵石的意思,润色词句,驾轻就熟,并无滞碍。
但渐渐的,南十八却是双眉皱起,,最终,南十八轻轻将笔放下,赵石这边正费劲的寻摸着措辞,见他好像有话要说,也便住口不言。
南十八沉吟了片刻,眼睛在赵石的手上一扫而过,白天时那场惊变他是从头到尾目睹了的,那两个箭手也就罢了,旋踵之间,就已被格杀当场,但那隐于众人身侧的家伙暗中出手,却着实让人心惊。
先是路遇盗匪,再是刺客伏于道侧,竟然还有贼人混迹于众人之间,这情形可就有些诡异了,他是聪明绝顶之人,只转念间,就已明白,这几个刺客不外乎两个来历,一个便是来自朝中之人指使,趁出使之机发难,想想这位年轻的大人在朝中得罪的人也着实不少,像兵部尚书李承乾,魏王李玄道,还有两年前那场宫门惊变,也为这位大人竖了不少仇敌的,想到此处,南十八也是苦笑,想想也真让人吃惊,这位大人进京不过数年,就已结下这许多政敌,偏偏还就无事至今,甚至官职还一升再升,不得不让人赞叹其运道非凡,无人能比……
如果这几个刺客不是朝中之人指使,那……就是来自那些盗匪了,他早年混迹江湖,走南闯北,江湖豪强,绿林好汉也不知见过多少,但却从未遇到过如此众多的盗匪聚在一起的情形,事出反常即为妖,蜀国虽已覆亡,但还有几位节度使,刺史占据州府,未曾降顺,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出上一个两个野心勃勃想要火中取粟之人也是平常,自是不愿大秦将蜀帝劫去长安,袭击大秦钦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的猜测虽不中,却也不远,但此时此刻,他心中想的却是验看刺客尸首之时,眼见那人颈骨折断不说,胸膛也如受重锤,塌了半边,解开那人衣服,胸口之上一个清晰的拳印更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早就听闻这位大人勇冠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当初在潼关,单人独骑出关,在万军阵前,取金人大将首级而还,威名从此盛于东军。
后来汾水之阴,为大军断后被围,所率二百壮士,独其一人破围而出,据说杀的金狗心胆皆丧,最终无人敢于近其十步之内,这才缓缓策马离去,金人胆落之下,竟无一人敢追于身后……即便是南十八这样心性深沉之辈,听闻这些传言,也是热血沸腾,恨不能随于其侧,亲眼见其威风的。
不过传言到底是传言罢了,只有愚夫愚妇才相信世上真有那种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绝世猛将,就说据说那二百壮士只有这位大人一人生还便与事实不符,可见其余也有夸大之处的了。
直到如今亲眼所见,他才知道,这位大人却是身怀这等霸道刚烈的内练功夫。
“大人乃陛下近臣……虽说说的都是实情,并无半点夸张之处,但……若直呈御前,这般说法恐有不妥啊……”
“哦?”赵石手指微微敲击着桌案,他一直以来,也没任职过外官,对于这种文书往来之事自然也就不很熟悉,想这南十八乃相府长史,应是个中里手,但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又有些别扭,不过还是问道,“既然是实话实说,又能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了?”
这次到是不用南十八回答,一直未曾离去的李金花有些担忧的看了赵石一眼,插嘴道:“这不是请功奏折,以功晦过乃是大忌,即便句句属实,到了陛下眼前,说不定……若是被那些御史知道,也必然要受弹驳,天大的功劳也可能成了过错……”她领军多年,在这一点上却是清楚无比,只一句话便说的很是明白了。
“李将军所言不错……”南十八微微颔首,“大人奉命入川宣旨,如今却是中途而返,已经算是抗了皇命,罪责不轻,而途中剿匪,却并非大人份内之事,旁人或许有功,但于大人而言,些许微功却不能掩过的,而如何……”
说到这里,南十八却是看了李金花一眼,他这话已是分外直白,后面的话更是有些犯忌,之前和赵石深谈过几次的他,也知道赵石这人性情有些喜怒无常,但有一点却是确定了的,这人最是厌烦旁人说话拐弯抹角,不然的话,他是断然不会讲话说的如此直接的,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位李将军已和眼前大人结下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