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恨意(第1/2页)
作品:《降血糖的蔬菜有哪些》当晚,赵石见折汇于府中正厅,相陪的只有大将军种遂,再没有其他人等了
而这三个人,便是如今伐夏大军中地位最高的三个人,其他将领,诸如张承,张峰聚叔侄,王览等,就都要差着一些了
这三位密议,旁人也无话说
不过只是折汇有些意外,没有西北张家参与,岂不少了许多威势?
他对于如今大将军赵石的权势,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自长安之变后,大将军赵石在朝野内外,都已没有了太多的掣肘
而这些年来,大将军赵石率兵南征北战,经营出来的班底,就军中而言,已是没有什么人能够轻易动摇的了了
即便他身处西北,也逃不开这位大将军的辖制,西北张家,和大将军赵石联络有亲,如今又欲结为儿女亲家,从来都是赵柱国的心腹党羽
若说先帝在时,还可与之争上一争,但先帝一去,到得如今,折家就算许多人都不服气,也无法跟这位争什么领兵之权了
长安之变,这位显露出来的实力,不但震惊朝野,也让许多军中将领震撼难言
如今赵柱国权位更加稳固,上有皇帝陛下信重,下有心腹奔走门下,也再没有人敢于轻逆其锋了
每一回想诸般往事,折汇心里未尝没有后悔
种家没落多年,借于此人相交,重又有了兴旺之势,但说起来当年赵柱国可是大将军折木清的门生临终之时也还叫到床榻之前,交代了一些什么
若是……没有意气用事的话,如今折家是不是另有一番局面呢?
不过每一次想到这个,折汇便会满心愤恨,一个寒门贱子,也配传下折家的衣钵?
若没有此人作祟,那许多战阵功勋,便是他折汇的此人不过是仗着皇帝陛下宠幸,夺了他折家的功劳罢了
长安之变前,他身在军中多年,比之朝中的王家,他更能清晰的感觉到赵石在军中的威望到底如何
所以,无论王家如何劝说,他也没有一头扎进那个泥潭里面
赵柱国回京,问罪,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心中也多有窃喜没了赵柱国,河中的杜山虎等人也就没了靠山稍微示好,以折家在军中的威望,这些赵柱国的心腹将领,群龙无首之下,也不得俯首听令于他
到了那个时候,令其率兵进上党,为大军策应,他则率河洛之兵攻虎牢,直取后周京师开封,岂不是灭国之功就在眼前了……
张培贤垂垂老矣,种家的那些家伙,不过是沾了赵柱国的光,他们自己能有多大本事?
那个时候,他真的可谓是志得意满,只等着京中之事尘埃落定,他便上书皇帝陛下,挥兵东进
但风云突变,赵柱国之党羽悍然挥兵入京,不但逼死了皇帝陛下,而且,搬倒了王家
这个时候,他震惊之余,哪里还有半点之前的欢喜?心里面还颇多庆幸,没有跟着王家一头栽下去……
但他没庆幸多久,便听闻了次子的事情,这个蠢儿子,在军中的时候,还算规矩,自从回去了京师,便跟王家那个浪荡子厮混在了一起,醇酒美人,弄的十分之不堪,办起事来,也是首尾不清不楚
竟然还跟着王家那个混蛋,欲谋赵柱国之妻妾,也不想想,那是鞑靼人的公主,落在朝野多少人眼中的异域美人,即便是景兴皇帝陛下,对这个草原公主也颇多关注,而且,人家还跟靖佳长公主相交甚密
别说事情未成,就说事情成了,将那个一个女人弄回家中,又会有多少麻烦接踵而至?岂非也是明着告诉旁人,折家本就参与了此事,折家在军中的威望又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色令智昏,除了这个,他根本想不出旁的说法……
王家倒了,王佩被处斩,许多人受到了牵连,折家无可避免的也受了波及
而他这个儿子,最终也没跑了,即便他上书求情,言及家教不严,自请罪责,也没免了这个儿子受戮于刀下
因事情涉及大将军赵石,又太过龌龊,消息没有传开,不然的话,折家的脸面真的就都丢光了
不过该知道的人,却也都知道,只是不会明面提起罢了,给折家留下了些脸面
而这一回,回京述职的就轮到了他折汇身上,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因在长安之变前,在赵柱国回京之后的许多事里,都有着折家的影子,他几乎是被发配来到了西北
当年家中诸多先辈征战之处,本应是充满了折种两家的荣耀和辉煌之地,却成了如今折家家主的流放之地,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见惯了东边的繁华与富庶,重回这西北荒凉所在,着实让人感到苍凉苦闷
在这里,他感受到了西北张家的疏远和戒备,许多当年折家的老部下,都已经改投张家门下
若是当年折家意气风发之时,这些人他根本看不在眼中,因西北张祖继任延州指挥使一职,在折木清在的时候,折家就已经跟张家有了隔阂
等到折木清逝后,张家也就再不买折家的帐了,尤其是张家还跟赵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