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山寨版随身听(第1/2页)
作品:《逆流1982有声小说》第985章山寨版随身听
接下来的几天,段云的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已经走入了正轨,这5名退休教授白天不是泡在车间查看设备,就是在办公室里绘图,晚上的时候还要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新产品研发工作正在迅速推进。
而李国胜在广州发出招聘启事后,很快就有了回音,前前后后来了七八十人,都是来应聘产品技术研发所的工作的。
这些应聘者中大部分以中年人为主,几乎全都是以前国营企业的一些技术员,学历技校,中专,高中都有,但还没有出现大学学历的人才。
不过经过段云一轮轮的面试筛选之后,最终只留下了八个人,基本上都是中专生,而且让段云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应聘者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北国营企业的技术员。
80年代之前,东北毫无疑问还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而这个时候的南方根本没有多少像样的重工业,当初苏联援华的156项重大工程中,援助东北的就占了110项,可以说当时的东北是国内最为发达的地区,而南方这里只有一些纺织类的轻工业能拿得出手,但远不能和东北重工业基地相提并论。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沿海城市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的重心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为所处的区位不利,所以在对外开放初期,没有抢先实现原始积累,后续也叫南城街先富地区的产业转移。
其次就是计划经济时期失血过多,一直以来,东北地区对全国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国家从中抽取了大量的税收,另外还从东北调集各种资源,人力和设备,支援全国各地,这也就导致了东北地区的财富流失太快。
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东北国企的工人收入和南方逐渐拉开差距,虽然大部分国企还能维持,但是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收入低,待遇差,导致大量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流向了南方。
在这些流向南方的人才中,很多都被私企聘用,给这些私企带来了最迫切需要的产品技术,搞活了很多私营企业,而此消彼长,东北重工业企业则逐渐已经为衰落埋下了伏笔。
段云这次面试通过了几个人都是来自国企,年龄基本都在三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壮,经验和社会阅历最佳的时段,段云也算是捡到了宝。
其实说白了,之所以段云能够顺利招了这么多人,主要还是因为他开出的工资待遇算是深圳这边比较高的,比不过那些中外合资企业,但绝对比深圳这边的国企和其他私营企业要强上不少。
“段经理,这次又有三个人过来应聘,咱们现在已经招聘8个了,还需要再招人吗?”此时李国胜来到段云办公室后问道。
“要!”段云很干脆的回了一句,接着说道:“咱们公司的这个招聘要一直办下去,工资待遇可以再提高点……”
“还提高啊,我感觉现在咱们开出的薪资待遇已经算是很高了……”李国胜惊讶的说道。
“差的远着呢,这才几个人啊?”段云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为了搞产品研发,我花了那么多钱盖楼买设备,这些工资根本不算回事儿,只要是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多少我要多少,现在来深圳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对咱们来说也是个机会,我给的工资价码高,但不意味着谁都有资格拿到这样的待遇,主动权还是在咱们手里,高薪只是个诱饵,这样有本事的人才会优先来咱们公司应聘,其他公司就只能选择咱们挑剩下的人,而且我将来还会建立一个考核制度,工作能力不行的人我会随时将他们开除,这样的话,深圳这边最好的人才慢慢都会来到咱们公司,这会大大提高咱们厂的产品研发能力……”
“可我感觉咱们用不着招聘这么多的技术人员……”李国胜皱着眉头说道。
在李国胜看来,现在产品研发中心已经有5名退休老教授坐镇,而且还有十几名技术人员协助,对于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厂来说,这样的技术阵容已经足够强了,通常来说,这种规模的小厂只需要有三四名技术员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高薪招聘更多的高学历人才。
“李师傅,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么?”段云脸上闪过一抹苦笑,接着说道:“无论是机械厂还是电子厂,咱们都是靠技术起家的,能研发出一个好产品,远远要比扩充一两条生产线重要的多,产能不够,我可以找比其他厂家代工,但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好产品,好技术,那么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喝汤,而且还不一定能喝上,所以咱们这样的企业想在深圳这个地方做大做强,那就必须要走技术型企业的路线,咱们要做上游企业,靠着扩大生产规模和招聘大量工人都是过时的策略,到最后也只能沦为其他厂家的代工厂,所以你必须要改变你原来的观念。”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国胜点头应道。
“我专门编写了两张卷子,用来考核应聘的技术人员,你拿去多复印几个,我不在广州这边的话你面试这些应聘人员的时候就拿这份考卷让他们填写,如果履历比较好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录取的分数,不要50以上的,就算他们有能力,精力恐怕也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