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侬歌谷之战(第1/2页)
作品:《庶子夺唐听书》吐蕃地处高原,虽然谈不上土地贫瘠,但比起向来富庶的中原来说,国力却弱了不是一星半点。
整个吐蕃上下统共不过百来万人,除去女子和老幼,全民皆兵之下的能战之士也不过三四十万,就是当年规模最大的吐蕃灭象雄一战,吐蕃上下调用的也不过十万人。
十余万人的规模对于乱世时的中原而言只能算是常见,但对于吐蕃而言已经算是国战了,更何况是现在这次双方动辄三十余万的大战。
侬歌谷外,吐蕃和唐军两方相对,三十五万大军集结于侬歌谷外,如果再算上李恪的人马,这一战的人数就过四十万了,这是高原有史以来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战。
这一战不止是决定吐蕃生死的一战,同时也是见证大唐走向盛世顶峰的一战,这一战谁都不会退,所以两边都默契地不必多言,只是一个照面,便是厮杀。
吐蕃军这边,眼看着逻些在望,离都已久的吐蕃士卒如滚滚石流般冲刷向了唐军,想要将挡在身前的唐军碾碎冲散,打通回逻些的路。
吐蕃来势固然凶猛,想过侬歌谷,但唐军也不是易与的,唐军不是挡水的碎石块,面对吐蕃军滚滚而来的洪流,唐军竟如一道大闸般横在了侬歌谷前,死死挡住了吐蕃军的去路,让他们不得寸进。
吐蕃军二十万大军是午前到的侬歌谷,方一行抵谷外便就开始强攻,要冲破唐军的阵线。但唐军守卫严实,也是悍不畏死,两方人马在侬歌谷来回厮杀,寸土必争,拉锯了许久,却也不见比起初有太大的差异。
吐蕃军从午前一直攻到的午后,又从午后攻到了黄昏,打了三个时辰,但还是没能踏过侬歌谷一步,被唐军死死地卡在了谷外,渐渐地,连天色都黑了。
“大帅,强攻已久,将士们死伤惨重,但还未能破敌,还请大帅拿个主意啊,再这样下去,只怕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吐蕃军副帅赤穆看着依旧焦灼的局势,焦急地对禄东赞道。
吐蕃军是主攻的一方,而唐军主守,吐蕃军要想破唐军,只能顶着唐军的枪林箭雨往前冲,而吐蕃军的兵甲又不甚精良,唐军对吐蕃军的杀伤是极大的。
午前打到现在,只这短短半日下来,吐蕃军的死伤已经过了六万了,招这样的趋势下去,这一仗只怕是要把十余万逻些儿郎的性命都填进去了,赤穆怎能不急。
禄东赞看着不远处厮杀着的吐蕃军,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吐蕃将士丢掉了性命,禄东赞脸色铁青,冷地可怕,他知道赤穆说的是真的,但他也别无选择,这是唯一的路了,他的眼中看不见仁慈和怜惜,有的只是坚持。
禄东赞冷静地回道:“现在苏定方在前,李恪在后,我们要想回逻些就别无选择,当初你逼我出白毕泽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个后果,也该做好这个准备。”
赤穆被禄东赞说的一下子哑然了,禄东赞说的没错,当初是赤穆自己逼着禄东赞领兵回逻些的,这也是军中士卒的意思,现在唐军拦路在前,他们面对的正是自己的选择。
过了片刻后,赤穆才道:“大帅行军多年,深谙用兵之道,难道也别无办法吗?”
禄东赞咬着牙关道:“此刻若是在白毕泽,我自有法子,但现在是两军于谷道厮杀,别无捷径,除了正面强攻,还能如何?现在唐军的阵脚已经有些乱了,再坚持下去就会有击破的希望。”
赤穆听着禄东赞的话,知道禄东赞还在芥蒂之前的事情,他就算有苦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了,再不闷一声,退了下去。
——————————————————
侬歌谷外,吐蕃和大唐两军厮杀,已经焦灼到了极点,吐蕃那边死伤惨重,唐军这边虽然不似吐蕃军那般伤亡重大,但也难以全身,唐军的损失也足够叫苏定方肉痛了。
自打大战开始,唐军虽然是结阵固守,起初伤亡倒是还好,但吐蕃军来势汹汹,不惜代价地强攻,后面唐军的阵型也被冲击地很厉害,也就难免死伤了。
这半日的功夫下来,唐军的死伤也达到了两万余,而且唐军现在的阵地已经乱了,唐军已经开始和吐蕃军短兵相接,唐军伤亡的速度将会肉眼可见地加快。
“大将军,想不到这吐蕃区区西南蛮夷,但作战却是悍勇,实在是出乎了末将意料。”左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站在苏定方的身后,看着持续了半日,攻势依旧的吐蕃军,对苏定方道。
苏定方道:“吐蕃军兵甲虽不及我军,其中也多有新军,但吐蕃尚武,类我大唐关中,甚至更甚,国中将士皆以战死为荣,故能如此。”
契苾何力叹道:“若是如此,这一战只怕不易啊。”
苏定方双手握拳,坚定道:“此战虽然不易,但胜面仍在我大唐,我大唐拒阵固守,以逸待劳,而吐蕃虽然人数占优,但却连日奔波,只要撑过吐蕃军的攻势,便可伺机反攻了。”
契苾何力闻言,当即应道:“大将军若有指派,但请吩咐,左右武卫愿为大将军效死。”
李恪和苏定方分兵,其中唐军中的大部分禁军都被李恪带去了,而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