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节 报应不爽(二)(第1/2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占领西伯利亚》等到脱离战斗,清点人马时,吴三桂的眼泪涮涮地往下掉,只得到千余军了,其余的部队再无踪影!
明军下手极狠,甚至是穷凶极恶,穷追猛打,杀得吴三桂军队消耗殆尽。
想起得到京师时,进城的有三万多军马,那时人强马又壮,如今只得千多人,可怜哪,一场雄心,尽付烟云!
他浑浑噩噩,任由部将牵马前进
一路奔逃,赶上了阿济格,这回他再也不敢牛气,乖乖地去见阿济格,不用他去叫!
两人见面,竟是无言。
事已至此,大家莫说二哥,只得合兵一处,继续逃往西安。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走上一段路,道路被堵塞,无法前进,不得不绕道而行。
山路崎岖,走着走着,许多人掉队了,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李锦取胜后,立即派轻骑赶到了鞑子军前面,晓谕诸州县明人道:“我大明取得京师大捷,斩杀鞑子皇帝和摄政王!我忠诚营又取得焦作大捷,灭敌十万!鞑子事败势孤,正是杀鞑的最好时机!是明人的,当报国仇家恨!”
号召大家有一分力,就尽一分力气去消灭鞑子!
鞑子们坏事做尽,以往鞑子势强,大家敢怒不敢言,现在痛打落水狗,正是大好时机。
沿途堵路、坚壁清野,暗算,袭拢,所有不用其极,于是让鞑子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里,不断地让鞑子伤到筋骨,而且拖延了他们的行程,连饭都吃不饱,行动越来越慢,结果李锦军队在运城追上了他们!
这是最后一战!
强弩之末的鞑子兵看到整齐列阵的明军,无不面露绝望之色。
他们连马都跑不动了,箭筒里没有一根箭,腹中空空,还能怎么打!
一千名明军火枪兵,排着二个方阵,齐头并进。
他们一边前进一边不停顿的射击,如墙而入,他们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当他们透过由呛人的硝烟构成的薄雾,看到面前只有被打死和打伤,倒在血泊中的清兵,三十丈内根本没有任何竖立的物体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清兵大溃,四散而逃,吴三桂身边还有百余人跟随,部将劝他逃跑,他惨笑一声:“逃,还能逃到哪里?三万辽兵子弟兵跟随我出征,战剩下你们这百余人,我若逃了,还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他对诸人道:“你们逃吧!”
诸人齐齐摇头,无人离开,或许他们知道落入忠诚营的手里将生不如死,不如来个痛快。
倒是个汉子,吴三桂率领这百余人向着明军大阵发动最后的冲锋!
枪声大作,百余人纷纷倒下,尽数战死。吴三桂倒是装甲厚实,没被打死,但被一颗大炸弹炸了下马,等他挣扎着站起来时,看到明军慢慢向他围拢过来,而他身边已无一人站立。
取刀在手,留恋地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想到了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唉,红颜祸水!
吴三桂用力一抹,鲜血飞溅,一代大汉奸就此成为历史!
由于颜常武神降,吴三桂对于中华民族的危害性少了许多,但无论如何,他深受国恩,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乃是根正苗红的军二代。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的舅爷祖大寿是东南府高官,早就飞书予他要他死守宁远,勿放清军入关,东南府必定救援,当其时,东南府战列舰编队已守候在宁远对出海面上,他却丧失民族气节,放清兵入关,导致神州陆沉,北国沦陷,生灵涂炭,罪过极大!
能够自尽,而不是被明刑正法,死得干脆利落,倒是他前世积德了。
……
阿济格奔逃,明军在后面穷追不舍,他身边部属越打越少,最后只得两个忠实戈什哈护着,走失在山岭野外。
四顾茫茫,大军安在?
穷途末路,不外如是!
不由得悲从心起,“扑哧”一声,吐血不止!
“王爷!王爷!”戈什哈惊叫着,彷徨四顾。
戈什哈拖着他,沿山径走着,见到了一处荒芜的山神庙,此时天色已黑,遂往庙里安歇。
庙里神像半坍,香炉里倒还有香火,不过已冷。
三人奔逃一天,又饿又累,于是都卸了护甲和头盔,先让阿济格坐下,戈什哈在庙外收集了一批枯枝叶,用火折子点着,升起了篝火,再煮水烧食。
吃过喝过就休息,一个戈什哈守上半夜,另一个戈什哈守下半夜,但到了凌晨时分,谁都累了,守夜的戈什哈睡着,这时野外出现了一群拿着火把的村民!
……
阿济格睡得不甚安稳,一会梦到他在西安的穷奢极欲生活,抱着美女喝花酒;一会记起了进关时的风光,那真是浩浩荡荡,千军万马;又想到了他杀人如麻,无数人的惨叫声在他的耳边响起,要他下地狱……他猛然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却见到火光下,两个村民正在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