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7节 中场无休(第1/2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笔趣阁》处于上风口的法舰,以左舷接敌,由于海浪导致船体左边倾斜,最下层的炮口有的打不开。
而打开的炮口发射出的炮弹,击中的多是南华战舰的舰身,亦即是“拳拳到肉”,打得十分地过瘾。
法国人还是头一回尽情地享受着这样的好局,越打精神倍长,毕竟揍人爽,一直揍人一直爽。
乃至于南华舰队都是无可奈何,打到当天下午的三点半左右,见到风向一直不利于已方,拿不下法国舰队,南华舰队司令官颜东来无奈地下令暂时停战。
南华军已经很努力了,可惜运气不佳,由于处于下风口,许多炮弹都打飞机,攻击失的很多。
作为海战老兵,南华军面临下风风向时士气并不低落,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长时间紧张开火而体力下降,还由于火炮受不了。
中欧两方军队尽管都进行了技术攻关,但铸造出来的铜炮和铁炮易于损坏,铜炮在发射600次,铁炮在发射1200次后,就已不太堪用,以南华军为例,军工厂在经过了持久的测试后,建议大炮(12磅以上)一天内最多发射100次,即每小时10次或12次,每天射击十小时,推荐使用的模式是每天每炮仅发射100次,等于每小时8次,每天射击12或13个小时,所有火炮在发射40次后至少应冷却一小时。
遗憾的是根本做不到,一旦开战,火力急袭的方式是1分钟1次射击,可能持续10分钟甚至20分钟,才稍停下来喘口气,此时炮管红通通的可以点烟,手放上去时必定焦黑。
南华海军比起法国海军有一个优势就是南华海军一如既往地使用铁炮,开火的时间更长,冠于欧洲诸白皮。
起初,英国人擅长制造铁炮,其国境有煤铁,乏铜,因此英国人坚定地走在铸造铁炮的道路上,并传授给中国人,然后中国人反客为主,铸造出更大、更硬和更粗的铁炮,把英国人乃至于所有欧洲白皮给打得落花流水!
当中国人停战,将战列舰编队退出战场,法国人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中国人打出一肚子火,殊不知法国人也是心中发毛,他们狠打一场,看上去占尽上风风向和战斗上风,却连中国人的一艘战列舰也没能击沉,中国人的战列舰有的被炮弹击中了水线位置,可还是不沉,且反击的火力丝毫不弱。
由于有相当出色的损管技术,即使近着水线的舰身被打裂,中国水兵们依旧让战列舰稳如泰山。
充足的医护力量---每艘战列舰都有科班出身的外科军医和大量的云南白药,还有人人装备的钢铁头盔以及铁背心,让中国水兵们远比法国人安逸。
大家中场休息,以此给各自的船员们一些休息时间并借此修复在战斗中造成的船只损伤,忙着用工具与材料填塞破口。
在停火期间,法国人派出一艘巡航舰拖着已经严重破损的“法兰西”号一级战列舰提前驶离了战场,指挥官欧尼伯爵移驻到佐舰一级战列舰“亨利”号上。
作家德·纳赛尔·比利在他的军事著作中继续写道:“第一阶段的攻击结束了,下午四点时,亚伯拉罕·迪凯纳海军中将想出了新计谋,他派两艘轻型战列舰护送着‘安妮-加莱’号纵火船过来,希望能够烧毁掉中国人那艘可怕的‘雷神’号战列舰。”
“雷神”号战列舰的舰员有着双重士气光环加诸已身---一是来自皇帝,另一来自舰上的“黑武士”西雷斯马海军上将,因此“雷神”号战列舰作战凶悍无比,冲锋在前,给予法国舰队以重大的损失,让法国人将他们恨之入骨。
由于战斗激烈,“雷神”号战列舰受损不轻,他们拒绝退出战斗,但对于三艘敌军轻型战舰的逼近,‘“雷神”号战列舰显出了力不从心,其转动不灵活,尤其是其尾部更是危险。
眼看法舰将要得逞,好在一艘中华级战列舰“昆仑山”号及时赶到,这是一艘新锐的战列舰,动作敏捷,舰员们训练有素。
南华帝国的战列舰大量地使用了中华城市、地名来起名,以示不忘记根本,“昆仑山”号在舰长古永东上校的指挥下,挡住了‘安妮-加莱’号纵火船,战列舰以50多枚炮弹的“密集火力”与“雷神号”配合,干脆利落地将倒霉的纵火船给击沉。
古永东上校深知“雷神”号战列舰的重要性,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不求杀敌,只让“昆仑山”号一直处于“雷神”号的舰尾,保证敌舰不会从侧面或其他(“雷神”号)防御薄弱的部位靠近并攻击。
根据西雷斯马的战后回忆录,当时的情况已是“十万火急”,法国佬的纵火船已经完全被点燃了,要是让他们靠近“雷神”号那就成了美周瑜火烧赤壁又或者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结局!
因此“雷神”号根据舰长高志国上校的命令放出一艘小艇,艇上栽的都是“雷神”号最为勇敢的官兵,在士官许永忠的带领下,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开着小艇靠近并撞开了在法军2艘战列舰护卫下的纵火船。
面前烈焰熊熊,灼热的温度逼人,即使没有着火,也感觉到自身毛发和衣服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