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3节 两发小(第1/2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笔趣阁》东南王对于军政系统是关怀备至,更重视的是民众,一再要求“以民为本”,他带来的好处多多,百姓们发现赚钱的机会多了,是由于官府大搞基建,民间有钱大兴土木,加上民间的投资,对于民工的需求量很大,以及工厂的开工、商业的发展,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
大明的经济蒸蒸日上,钱滚滚而来,固然有钱人越来越有钱,庶民也从中分到好处,他们发现比起以前,钱更多了。
这点,来自登州蓬莱县的张大成感受很深。
张大成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在蓬莱县偏僻的农村,鸟不拉及的地方,当年明将孔有德叛乱,攻入登州,大肆破坏,然后遭遇东南军镇压,两军混战,大打出手,也没能惊扰到张大发一家,他们一直过着天高皇帝远的生活,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大发,但一直没发过财。
当东南王入主南京之后,登州的变化来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石灰水涮在了土路两旁的屋子墙壁上,然后土路变成了石路、水泥路,然后张大发就知道了这世道正在变。
随着登州的发展,随着一条条道路的修筑和车马驴行的增多,农村和登州城市的‘距离’是越来越小了。
呼啸的马车和驴车给每一个村落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就像大海以令人惊讶的低价运输给登州带来了无数种类的百货商品一样。这种海陆联运直接、迅捷、高效的新贸易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商业和社会环境,而这样的新贸易方式产生的基础却是便利迅捷的交通,和大规模的商品来源——登州也就成为了一个有各类货物商品的商贸集散地,并辐射到所辖的农村。
仗着有一手好的木工活,张大发在忙完农活,就顺着大道进了登州城,开展他的木工业务,由于他的水平高,信誉好,活儿不少,来钱也多。很快他就在他的家乡建起了漂亮的大瓦房,傲立村里。
但他不是村最有钱,第一个在村里建立起楼房的是他的发小王茂成,他极为牛叉,居然飘洋过海,到了南华谋生,据说当了支前民工,然后钱就源源不断地寄回来,有时数额还挺大的,他的老婆得意洋洋地说起他家的孩子因为有加分,而惊险地考入了离家乡近的石家庄陆军步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明军校生!
他的老婆炫耀说起他家花了很多钱去买战争债券,利息很高,由于买得多,一年的收益居然抵上了张大发的年收入,让张大发心里都酸溜溜的!
等到他积了一些钱也想买战争债券时,可惜买不到了。
今年是南华军的度假年,南华军系统庞大,包括军人与支前民工是大明人实在不少,纷纷回到了大明度假,包括王茂成,赶在了元宵节的前一天回到了家乡。
听说王茂成回乡,乡人纷至沓来,他家的大厅很大,都装不满访客,乡亲们问长问短,王茂成大气,给乡亲们散烟,一天就散去了十条烟,然后瓜子水果与糖果饼干用了一担。
张大发与王茂成的交情莫逆,王茂成不在家乡时,家里事务得到了张大发的支持,因此王茂成专门找了个机会,请张大发到了村东头新盖的酒店喝两盅。
点了醇厚的乡下米酒,切了大盆的五香驴肉,加上韭菜汤,两个老农美美地吃起来。
随着王茂成的诉说,张大发才知道王茂成做了什么工作,他离家超长距离,居然把亚非欧都走遍了!
看他点着手指头,王茂成去过了斯里兰卡、印度、亚丁、埃及、南非、塞埔路斯,还进过伊斯坦布尔与维也纳见过了世面,见到了很多很多的包头佬与红毛番。
张大发好奇问他有没有尝过大洋马的滋味,因为张大发有一次在登州就见过大洋马招摇过市,王茂成只是嘿嘿地笑着,没有回答!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是发大财的地方!”王茂成深有感触地道。
他起初做散工,后来就组织了一支民工队,他当包工头去承包官府与军队的工程业务,当军队打仗时,他们就支前,把弹药与炮弹运送上前线,再把伤员与烈士运下火线,收入非常高!
不打仗的时候,王茂成就为官府的基建干活,收入比不得上前线,但同样不少。
仗是打不完的!基建的活儿接到手软,每天都在忙碌,大家在外过年,一直干到年二十九才停工,年初三就复工了,有一年由于工程紧,他们只在年三十的下午提前放工,第二天就再上工地了!
问他收入水平,王茂成再次嘿嘿地笑着,没有回答!
但看他财迷的样子,显然是钱拿到手软。
“感谢皇帝,他绝对是所有的皇帝中最大方、最慷慨的一个,希望他万岁万岁万万岁!”王茂成诚挚地道。
张大发知道他讲的皇帝正是大明的东南王,登州城的变化也正因他的上台而来,张大发问前线危险吗?
“有危险,但总体来说不危险,因为我们的军队几乎都是压着敌人来打!我们人多,火力猛,枪法准,士气高,打得敌人根本不是对手!”王茂成自豪地道。
说起他最危险的一次,当时他与兄弟们还在战场上搜索散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