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节 中国人无处不在(第1/2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TXT下载》这条轨道是戴维先生主政下完工的,线路从苏伊士城到塞得港,陈德接过了担子后,正在修建一条从开罗到苏伊士运河中段的伊斯梅利亚城,待到此轨道一成,中国人已经建好了开罗到苏伊士城的轨道,建立了苏伊士城到塞得港的轨道,又建立起开罗到伊斯梅利亚的轨道,而从开罗顺流而下,自尼罗河河口向东航行,可到塞得港,一个大闭环交通的建立,极有利中国人对苏伊士运河的管治。
轨道交通繁忙,驴子拉车、骆驼拉车,拖动车厢奔腾不休,车厢装人货,让人惊奇的是,在对开的一段车厢上,装的满满的都是衣着花花绿绿,一副休闲派头的各国民众,包括中国人、八国小跟班、阿三等等,大部分是中国人。
他们既非军人,又不是建设者,更不是商队,看得对面的陈德有点发楞,他在军中呆久了,与社会都有了隔膜,不明白为什么交通繁忙的轨道上有这些闲人,方敏儿瞥了一眼道:“这是旅游团!”
嗯,中国的旅游业开始成行成市了。
在古代出行相当悲摧,出行三大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车马;三是11线。
再无其它,由人抬轿子出行,很可能轿夫没事,轿上的人却在受罪,太慢,且路上不平,被晃荡得不是呕吐,而是吐血!
交通极为不便,远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古代的江河运输业很不发达,加上没有现代化的船只,航线少且短,花费也颇高。
至于乘车马,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并非穷人可以做到。
大部分的农民和小商人出门,多以步行为主(大部分时候还要负重,挑担步行)。
在长距离的行走中,由于道路崎岖,走路距离过长等原因,一般一天下来,由于血液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自然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话,由于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会更加厉害。
古人在实际中发现,如果在腿部绑上布条,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利于长距离的步行,这就是绑带的来由。
道路崎岖,山高路陡,许多地方要攀爬而上,甚至是后人跟随前人的屁股而上。
一遇风雨同舟,道路阻塞是必然的。
饮食的不便,出了城就是荒地,哪有什么休息站?
走着走着,路上跳出小强,强盗拦路,危险!
小强的危害性极大,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叫天不灵叫地不就,路人被杀死后一埋,神不知鬼不觉,谁会顶着这个危险去活受罪,送掉自己的小命?!
关键是你没钱!
由于商品经济的落后,普罗大众连温饱都不易,哪有闲心与闲钱去旅游。
至于少数阔佬的出行,不是旅游业,那是炫富,少许人的穷游,则是自讨苦吃!
只有东南国的建立,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丰富,银元多多,终究出现了旅游业。
越来越多的人有银元,国家也鼓励他们花钱,建立起保障线,让游客有得吃有得玩,不至于中途饿死,同时也有强大的军力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因此,三桅游船自遥远的东南亚启航,出了马六甲海峡的西边出口,到达佛祖的眼泪---斯里兰卡,在那里买了宝石,既可去缅甸感受佛意,购买翡翠,更可去阿三那里看他们跳大神,去干了这碗恒河水,再就是到波斯感受波斯帝国的威风,又或者进行勇敢者的游戏,横渡浩罕的阿拉伯海,到达亚丁,顺红海而上,抵达开罗,从而见识非洲风光。
所到之处,吃好喝好住好,旅行社的导游们带着他们游山玩水,尽尝当地美食,到西方的中国人自此络绎不绝。
这是往西走的路线,北上则是内湖旅游---南海就是中国的内湖,沿途皆为中国的势力范围,从东南亚出发,可到安南、暹罗、柬埔寨、老一游回转广州,此时到家了,自东南沿海而上,明国大有看头,又可以到达登州后,从那里渡海,去朝鲜吃人参公鸡,到倭国见识正宗的唐朝建筑。
附提一句,在倭国,皇宫是可以任由中国人参观的,只要你付钱就行。
要是你钱多,交上一百个银元可以成为倭国公卿的座上客,送上一千个银元,倭国现任后西天皇陛下与你共进晚餐,亲切交谈---大家交流毫无问题,说的都是中文,如果你再给天皇陛下送上合他心意的礼物,天皇陛下会为你的扇子上题字。
不是东洋鬼文,而是比大部分中国人写得更好的汉字书法,让你带回家乡夸耀一下。
在倭国,天皇陛下是穷b一枚,幕府时代开始,天皇就没了实权,鬼都不会上门!
大多数天皇一辈子都在做幕府的傀儡,到了江户时代,幕府颁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天皇彻底地成为了政治吉祥物。
按制,天皇陛下禁里御料每年大约三万石,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只比地位最差的的大名(近三万石高)多一点而已。
更坑天皇的是:他还要负责他满朝公卿的薪水。
以三万石的收入要不下上百名公卿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