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9节 布伦海战(第1/2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法国采取进取的策略,则应该沿着英国海岸线迤逦北上,一路猛烈打击英国城市。

而沿着法国海岸线前进,隐含的意思是万一战败,可以得到法军岸防炮的保护,救助也方便。

当然可以用法军舰队急进,不欲中途节外生枝来解释。

可是大家都清楚中国人的警戒船早就发现了他们,已经向着自家的大舰队报告了,这不,在远处海面上还有多艘的巡航舰以及行踪诡异的快船在监视着法国大舰队,法军也派出巡航舰去驱赶他们,但赶不胜赶,且他们的望远镜够力,隔得老远就把法舰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抢下风作战,保船为上,这是对自己没信心的表现。

前面交代得很清楚,战舰将上风口作战时,如果浪太大,下层炮甲板的炮口还不能打开,那可都是放着32磅和42磅的重炮哟,结果是火力骤减,少一半火力您去跟敌人开战?

您在上风口,撑不住想溜,往哪跑呢?一起锚,风一吹,直接送人家炮口前了,您想跑都跑不掉!

敢抢上风口作战的队伍,要不是疯子,要不对自家舰队超有信心,如中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最喜上风作战。

下风口作战,如果打不赢,马上起锚,接着风势,溜之大吉。

下风口还有一个大好处,作战时战舰横摆,风一吹,浪打浪,所有的炮都在海面上,可以尽情发挥火力。

虽然有许多炮是打飞机,但装上链弹与杠弹,把对方弄成秃鸟,万一对方输了,想跑也跑不掉,万一对方赢了,想追也追不上下风口的敌军,岂不美哉!

看上去下风口作战好处更多,可是亚伯拉罕·迪凯纳中将与法军中一些锐意进取的军官们都想抢上风作战,但他们终究没有力争。

急就章的法国一下子建造了大量的战列舰,配齐了舰员,但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英气勃勃的法国海军军官,也有技术过硬的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的老水兵,更多的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他们有饱满的战斗热情,可是眼高手低,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去练炮,也只能达到一分半钟发射一发炮弹的射速,在实战中,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阻挠,使得法军炮手们的装填与再装填时间大打折扣,很可能是二分钟甚至有的三分钟才能发射一发炮弹。

想要提高炮速,必须经过血的洗礼,那些战斗中幸存下来海战老手在激烈的炮战中手都不抖一下,就能让火炮维持高射速。

而东方的异教徒炮手的射速呢?

他们快的甚至能够在四十至五十秒打出一发炮弹,实战中平均射速为一分钟一发,一些炮班甚至能二分钟打出三发炮弹。

这就是中国人即使遇到上风口下层炮甲板的炮口不能打开时,他们也敢战的所恃!

“好吧!”亚伯拉罕·迪凯纳中将自言自语地道:“尽力而为,愿上帝保佑我们!”

……

南华大舰队行驶在英吉利海峡中,沿途皆有快船通知白皮舰队的踪迹,然后悍然横渡海峡,到达了法国的加莱(差不多接近海峡的最窄处),用舰炮轰击了加莱的沿海乡镇。

加莱港部署有大口径重炮防护,但乡镇地区没有,南华海军动用的是三级战列舰向岸上发炮,当成了实弹演习,造成的人员损失不大,毕竟实心弹难伤人,倒是建筑物被砸毁不少。

双方早就撕破了脸,之前你打我我打你,这样攻击海岸线不算什么。

两支敌对的大舰队在加莱港南边的海岸城市“布伦”市对出海面“如愿碰面”,法国人以为近着已方海岸线相对有利,中国人或许应该避战,没想到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人排出了战列线序列,一艘接一艘的战列舰鱼贯航行成线,这是风帆时代舰队求战的信号,没说的,战斗随即爆发,史称“布伦海战”。

双方在战前都将舰队分为三个分队,即前锋、中军和后卫,在法国方面,前锋分队(打蓝旗,称为“蓝色舰队)的指挥官是亚伯拉罕·迪凯纳,坐舰“君王”号,与另一艘一级战列舰“巴黎”号并肩作战,中军分队(打白旗,称为“白色舰队”)的指挥官正是让·德埃斯特雷海军上将,坐镇“皇家公爵”号,佐舰一级战列舰“金花冠”号、后卫分队(打蓝白旗,称为“蓝白舰队”)的指挥官乃欧尼伯爵,他指挥“法兰西”号,佐舰为一级战列舰“亨利”号。

主要将领与主力舰如此分配,前锋分队有22艘战列舰,中军分队有26艘战列舰,后卫分队有22艘战列舰。

一开战,大家都遇到了麻烦,大西洋上风浪翻滚,阻滞船行,法国后卫分队的战列舰与前面的战列舰脱节,远远地航行在中军和前卫舰队之后。

中国人看到这个机会,如果集中84艘战列舰一拥而上,以多打少,及早吃掉法军48艘战列舰(双方战列舰数字正好倒过来),那就可以作福酬神了。

可是中国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西洋的风浪可不会惯着你,哪怕是数千吨级别的一级战列舰,也在风浪中左右颠簸,上下起伏,其余战列舰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