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章 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第1/2页)

作品:《逆流1982笔趣阁

第1975章一边火焰一边海水

当前的社会,很多人都标榜自己淡薄名利,但真正能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包括段云自己,也有的很多的私心,早年刚刚来深圳开办公室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情怀和抱负可言,一门心思只是为了赚钱,让自己成为总设计师口中“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如果让段云放弃向倪光南那样优越的国外生活和条件,在自己不算富裕的时候,还要自掏腰包给国家购买宝贵的仪器和设备,这一点是段云绝对做不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段云对倪光南才会格外的尊敬。

其实倪光南之所以这个时候突然来深圳拜访段云,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倪光南作为联想汉卡的发明人,一直都被视为联想高科技的招牌和象征,但是到了今年下半年的时候,由于软件系统的升级,微软的温度系统开始推出了中文版本,这也使得汉卡产品在市场上江河日下,销量一落千丈,对公司的贡献已经微不足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倪光南提出为联想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他选中的方向就是“芯片”,当时国际上,芯片技术日新月异,英特尔公司,包括联想电脑在内的很多国产电脑,用的都是英特尔的芯片,价格昂贵,而且无法摆脱对该芯片的依赖。

如果联想能够在这一领域突破,将一举确立其在全球电脑产业的地位,发现这一趋势之后,倪光南可谓是激情澎湃,他奔波于上海,香港等地,广揽人才,成立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试图倾尽全力突破这一产业的技术瓶颈。

不过倪光南的方案却遭到了柳传志的反对,在柳传志看来,芯片项目风险很大,以联想现在的财力和资源,根本不可能支撑倪光南提出的“中国芯”项目。

另外柳传志还认为,中国公司在技术背景,工业基础,资本实力及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还无法改变世界电动行业的格局,并且在私下里评论倪光南“真的就是技术之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

而且在柳传志的经营理念中,他一直认为有了高科技产品,不一定,就卖的出去,只有卖出去,才能有钱。

应该说,柳传志和倪光南身处不同的位置,看待事情的眼光和思路也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俩人原本就不是一路人,所以当联想集团走在一个充满危机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俩人的理念开始出现巨大的冲突,并且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柳传志和倪光南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最高点,甚至可以说到了你死我活的决裂悬崖,市场派和技术派的决斗,让当事的双方都很痛苦。

而就在这个时候,中科院派出工作组进行调查,联想内部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占到了现实的柳传志一边,而工作组的报告称,没有发现材料证明流传最同志存在个人经济问题。

这次的调查,对倪光南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与他对立的不再仅仅是柳传志一个人,而是整个联想的高层,加上倪光南本身不善于社交和应酬,这也使得他在联想内部这工作环境逐渐恶化,甚至可以说完全被架空。

但是作为联想高科技象征的一个招牌人物,也确实没人敢将倪光南从公司除名,甚至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倪光南还被中科院提名,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隶属于信息和电子工程学部,由此可见,中科院这边的领导也是希望能够给倪光南一些安抚,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联想,同时尽可能的消除和平衡他和柳传志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过对于倪光南来说,这些荣誉方面的东西并不能解决他当前的困境,而且他目前在联想工作,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很多联想管理人员对他的冷落和不屑。

良禽折木而栖,有本事的人从来不用担心下家,况且是像倪光南这样中国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只要他愿意,很多国内外的公司都会向他抛出橄榄枝,而且收入和待遇相比联想集团,只高不低。

但倪光南是个想干事业的人,国外的企业他不做考虑,国内的科技公司规模实力能比肩联想的少之又少,唯一一个能引起他兴趣的,就只剩下天音集团。

自从倪光南上次来天音集团参观之后,确实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家民营企业的科研实力居然如此强大,尤其是其掌握的芯片生产技术,绝对称得上是国内顶尖,放眼世界,也只是稍逊于美国而已。

而就是参观最后,倪光南回到bj,脑海里出现的一直都是当时在天音集团参观的场景,那次的参观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也让他明白了为什么天音集团在国内发展如此迅猛,名气和影响力如此之大了。

原本倪光南以为天音集团只是比联想更加会赚钱,但现在看来,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从本质上来说,倪光南不愿意离开自己工作了十多年的中科院和联想,在那里他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也让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可以说中科院和联想就是把他推向神坛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倪光南当然会选择在这里工作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