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为皇爷喜(第1/2页)
作品:《大流寇小说》第1276章为皇爷喜
处理完正事,朱怡成和邬思道闲聊了起来。
平日里,朱怡成一直忙于公务,邬思道又不居住在城中,他现在直接住在皇家学院附近,用邬思道的话来讲城中虽好但太喧哗,他一个老瘸子也不喜欢经常出门,倒不如在皇家学院那边安静些,也便与养生。
正是这个原因,朱怡成已经好些日子没见邬思道了,今日难得一见自然要好好聊聊,这不仅是朋友之间的欢喜,同样朱怡成心中有些问题也想听听邬思道的意见。
邬思道虽不在庙堂,却对于朝廷之事很是了解,朱怡成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邬思道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就着问题的内容谈了谈一些所见,同时还反问朱怡成几句。
如果是别人的话,如此在皇帝面前回话自然是不妥的,可邬思道不同,这天下除了皇后李娟儿外,也许也只有邬思道能和皇帝这么说话了。
“如此说,邬先生以为北方可以暂且不管,先彻底解决蒙古,然后全力对付西域?”
“不是对付,是收复!”邬思道纠正朱怡成的话,笑道:“西域原本就是我中华国土,早在汉时就归于中华,后来唐代的时候更是直接设置都护府。”
“邬先生说的极是!”朱怡成扶掌笑了起来,邬思道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出师有名,虽大明攻击满清理所当然,但是打下西域后如何处置西域却又是另外的问题。
其实,现在大明内部对于大明扩张太快已有不同看法,在不少官员看来眼下的大明已有穷步黩武的迹象,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收复了前明的国土,还在海外占了那么多的地盘,而再下去大明隐隐又有直接吞并蒙古和拿下西域和藏地的姿态,在这些人看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大明在繁荣的表面之下已经隐藏着隐患。
这些人认为,目前大明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扩张了,应该休养生息为主,建立一个盛世。
但同样,反对者也有,而且相比前者对于大明目前扩张的支持者无论从人数还是影响力来说更甚。
在他们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的扩张是授于天命,大明帝国正是在这种不断扩张中更为强大和富饶。
至于什么隐患之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完全就是鼠目寸光的举动。故此,两种意见的人一直争论不休,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看法。
对于这些辩论,朱怡成保持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有着不同政见是很正常的,矛盾双方的存在同样可以给相互各方带来一些压力,同时提醒和纠正一些可能的错误。
不过在朱怡成心里,拿下西域和藏地是必须的,这点谁都无法阻拦。因为朱怡成一直认为这原本就是属于中华的领土,必须纳入大明的地盘,哪怕因为这导致大明对世界的脚步放缓他也在所不惜。
现在,邬思道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他名正言顺拿下西域的理由,邬思道说的没错,西域原本就是中华国土,早在汉朝时就是,现在只是收复而已。出师有名,这点极为必要,而且等拿下西域后,朝廷同样可以用这个理由进行宣传,并且巩固地方。
“之前朕让人给先生带信,提及的关于学院增设外交事务科目,不知先生是如何打算的?”
邬思道喝了一口茶,随后说道:“回皇爷,增设此事易,但要做好却难。”
“哦,具体说说。”朱怡成问道。
邬思道当即讲了讲他的看法,作为学院的山长,在学院目前科目中增设外交事务专业并不难,只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即可。但问题在于增设后如何开展教学,要知道这个专业科目和其他科目不同,如果是文学、军事等等,大明这种人才不少,就算尖端的邬思道也能想办法请来。
但外交事务,这在大明是一个新兴的东西,整个朝廷中能真正懂的也没,何况进行教学?所以邬思道才会这么说,并且觉得这事不易。
“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此事重大,先生当知道朕这么做的理由。”
邬思道想了想道:“皇爷的想法臣是明白的,至于办法嘛好的没有,马马虎虎的或许会有。”
“先生请细说。”朱怡成微微一愣,顿时很有兴趣的问。
邬思道也不卖关子,直接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建议朝廷可以从在京的各国驻华公使馆内挖人,要知道这些西方国家派到大明的外交人员都是专业人士,而且很多都是精英。
如果能想办法挖几个人过来,就完全可以解决师资的问题,等以后自己的人才慢慢培养出来后,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朱怡成一听顿时哭笑,这邬思道的确出了个不是主意的主意。挖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当老师?这怎么可能?弄不好还会惹来外交上的麻烦。
“兼职嘛,又不是让他们背弃本国,这有什么不可的。”邬思道笑着解释了一句。
朱怡成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事如果这么做的话的确有可能,但同样也要防备一些问题和麻烦,不过朱怡成觉得如果稍微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当即他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