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尘嚣(24)(第1/4页)

作品:《宰执天下评价

【二合一的大章节,少些字数明天补。】

王厚抵达保州已经五天了。

五天来,他按住麾下的主力兵马,不顾手下将帅的呼声,硬是在保州等了五天。

尽管安肃军一个劲的告急,天门寨被辽国主力围困的急报也是一天数条的传来,但王厚就是不紧不慢,并不急着往安肃军赶去。

李承之如今坐镇大名府,做的是发派各色物资、人员的差事,从黄河对岸运来的军资,以大名府为起点,运送到边境各军州中。说起来他那个制置使,就是一个大号的随军转运使。

因为他是文官,而且从来没有上阵过,军中对他的需求就是不给前线将帅添乱,并把辎重等事安排好,不拖后腿,战后能公平的评定功劳,及时发下赏赐,就这样已经足够了。

也许是得到了都堂方面的提醒,或者说告诫,李承之一直很好的遵守了这几条。

而王厚不同,他是一路经略安抚使,三衙成员,高高在上的太尉。朝廷和军中对他的要求,与对李承之的要求,两面是截然不同。明知敌军在彼,却梭巡不进,畏敌不前四个字立刻就能砸到他的头上。

但王厚就是不动。

一开始还能说是将在保州与南下的北虏主力一决生死,可随着斥候带回来的情报,辽主是打定主意把天门寨给攻下来,根本不打算南下,王厚的迟缓就很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了。

定州路的官兵多有请战,见到辽人连天门寨都拿不下的战力后,封妻荫子对他们的诱惑力比辽人的威胁要大得多。

这两天,上午王厚刚刚打发走一批前来求战的将官,下午就有另外一批赶来请战。

王厚软硬兼施的将他们都打发走了,他知道,向上面控诉他畏敌不战的密奏,多半已经送到大名府李承之的案头上了。

不过王厚并不急,他有韩冈背书,即使李承之也要给点面子。何况慎重并非是坏事,尤其是在辽军所摆出来的实力,远低于预期,以此为由,完全可以说服李承之辽人必有奸谋,需要时刻警惕,决不能贸然而动。

王厚从早上开始,就呆在摆着巨幅沙盘的大厅中,有将校前来请战,他才出去说上两句。即使有人来报,说是城外的韩衙内带着兵马沿路北进了,他也不过点点头,说一句知道了。

王厚的帅司行辕,安置在保州一处大户人家的家宅中。说起来,这户人家还与王厚有些瓜葛。主人家是雍秦商会的成员,自顺丰号出来,从平安号借贷,然后在河北与辽人做买卖,最后在保州买下的宅子,定居在这里,有妻有妾有子,过得很是安逸。在王厚上任时,就递了帖子拜见过。这次战事开始,还给了王厚递送了不少过往搜集的辽国情报,等到王厚到了保州,就立刻把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宅子,借给了帅司衙门。

像这样愿意为国出一把力的商人,在河北为数众多,不仅仅是陕西商人,河北本地的更多。这一次宋辽交战的起因,至少明面上是因为耶律乙辛扣押了商人,吞没了商货的缘故。

既然朝廷不弃商人,那商人又如何会不支持朝廷?

从这些常年行走在宋辽两国之间的商人那里,王厚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情报,甚至边境附近的辽国据点中的将领、兵力、装备,都已经整理在他手中。

除了商人,还有细作、内奸、档案,以及派出去的斥候,各种各样的情报途径综合起来,王厚早早的就确定了辽国出动的兵马数量,其主攻方向也确定了是在定州路上。

其余两边路都不值一提。高阳关路,辽人派了不少兵马,但皆是千人左右的轻兵,打破了不少村寨,但也一支支被高阳关的骑兵盯上,最近的消息,已经在说很多都逃回了界河以北。而真定府路,地形优胜,辽人就连骚扰用的轻兵都没有派出太多。

不过让王厚来说,若是耶律乙辛去攻打真定府,说不定能有一个惊喜。因为出了一个韩氏望族的灵寿县,就跟韩钟一样,影响到了真定府路的防御安置。依靠灵寿韩在朝中影响力,灵寿县中十几年来都没有禁军驻泊,也就是不需要供养禁军。辽人不来,灵寿县连个兵营都难找,等辽人刚刚南下,周边驻泊禁军移防灵寿的命令就到了,连带着真定府路的防御体系,出现了一个个缺口。

只可惜辽人没有把握到这个机会。至于太行山西面的河东,虽然王厚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但想想河东山川地理,只要不冒进,想输都难。

俯身看着河北边地的微缩图景,王厚也不禁感叹,辽国已经从中国的心腹之患,变成区区边患了。

党项昔年虽是猖狂,依然只能在边境上骚扰。即是官军连续输了三次会战,党项人依然连长安都打不下来。但辽国便不一样,官军要是在河北连败三场,就如好水川、定川寨那样的惨败,辽军就能杀过黄河来了。

党项人的心思也只在陕西,没敢窥伺开封,可辽人做梦都想要会猎于汴。

所以说一个是边患,一个是心腹之患。

但如今的辽人,只能在边境上骚扰一番,耶律乙辛所领兵马倍于定州路,却不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