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45)(第2/3页)
作品:《宰执天下笔趣阁无弹窗》只禁制盐,不禁贩盐。天下官宦门第,富贵人家,皆可为盐商。想要自晒盐,成本还要高过官府的卖价。无利可图,自不会有人干犯国法。”
文彦博敛容听着,问道:“不知诸公可会经营盐货?”
“自然不能。”韩冈摇头,“此法是我等所拟,自是不当参与。否则世人如何看待我等。”
厚颜无耻,瓜分朝廷盐课,还想落个好名声。本人当然不行,可还能让亲友去做,其他盐商谁敢跟他们争?
文彦博脸上闪过的鄙夷之色。让在列的宰辅们发觉,这位老国公还是老一套的思维。
文彦博这个只比僵尸多一口气的老家伙,还是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官员经营家业。他根本就不清楚,过去那种常见的粗糙手法,如今早就不时兴了。
控制交通,才是掌握了商贸的命脉。
章家有着天下最大的海商船队,近海运输占了两成。韩家在关中陇西的支线铁路中都有涉足,更在章家之上。章韩两家不会直接经营盐业,但在其中得到的收益,绝不会比直接经营少到哪里去。
而在列宰辅,也都很清楚怎么才能从中赚到最大一份,同时还不引起外界的议论。
“不过这样一来,用官船官车运私盐的事,可就会越来越多。”
文彦博收敛了自己的心情,然后随便挑了个毛病问出来。他现在是反对者的身份,不做出点适当的反应,肯定会被这些个奸猾的贼子觑破内情。
苏轼曾经被弹劾说以官船运私盐,不论此事真伪如何,但官船私用这种现象直至立国定鼎一百多年后的现在,一切仍未改变。
“两害相当取其轻,潞公老于任事,当知这世上就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韩冈就如文彦博所料,依然是振振有词,“如果有一点坏处就不能做,那吃饭喝水都不要做了。潞公可还知道?一次喝水过多,也是会中毒的。尤其是吃盐少,喝水又多的农夫,苦力,很容易伤了肾,突发水中毒。”
文彦博呵呵笑道,“说起医道,谁也比不上你韩玉昆。老夫也无话可说。相公既有成算,这件事老夫也不问了。至于经营盐货,文家耕读传家,倒是找不出可用的人才。诸位有心,但还是算了。”他洒然摊开手,“敇令是要跟着天子大婚一起发吗?”
怎么会去凑天子大婚的热闹?要是被人说成是天子的德政,那可不是亏大了吗?
苏颂道:“此议预定将在三个月后以议政会议的名义公诸天下,榜于各地。”
文彦博的笑容中充满了讽刺,“诸公仁德爱民之心,想必也会传于天下了。”
“冈以为治国之要,一曰仁,二曰教化,三曰威。以仁心治民,承夫子之道,有教无类,教化元元。实在有不肯顺服之辈,方以威怖之。”韩冈笑了笑,“如今改易盐法,仁德于民,教化于官,若有怙恶不悛、扔欲以盐事盘剥百姓之辈,更可以国法威怖之,可谓一石三鸟的好事。”
“原来如此。想不到相公心意如此之深。”
“不过也是知易行难,如今还是得以利诱致。”韩冈像是没听出讽刺,拉家常一般的说话,“潞公可知,陇西田地买卖有之,但强夺人田土之事则无。”
“哦?……”文彦博长长拖了一声,“难道陇右蛮荒之所,会比中原、江南文风昌盛之地更知礼数?如过当真,那可真要感谢韩相公你教化之功了。”
韩冈摇头,“倒不是韩冈自夸西人更知仁爱,而是西北人贵地贱,比起地皮来,能种地的佃农、有手艺的工人远比中原稀少。在中原,只要有田地,不愁人来种。但西北之地,就是有百顷良田,主家若不能善待佃户,别想招揽人手来种地。”
对于在场的宰辅们来说,韩冈的话只能信一半,他们也不是没有其他信息来源,有的还去过陇西,那边的确是地多人少,可也没有达到韩冈所说的百顷良田,无人耕种的地步。不过这番道理却是没差的,事实也没错,只是不去租种的佃农不是去开辟自己的土地,而是到工厂里面做工去了
尽管谁都知道,富贵之门,粮满仓,肉满房,而贫户无立锥之地,无隔夜之粮,是致乱之源。但没有多少士大夫能忍得住扩大自家田产的欲望。
想让官宦富贵人家不行兼并之事,那几乎是让狼不吃肉,让狗不吃屎,根本就做不到。
何况有人因各种突发之事卖地卖房,都是很正常的,富贵人家将房地买下来,更算是对人的帮助了。用合法的手段一点点的扩大自家的产业,祖孙几代克勤克俭,置办下好大一份家业,有几人能蒙着良心判他们有罪?
但对于韩冈想要说什么,在场的宰辅们都清楚。
“自古而今,有识之士皆知兼并大害于国,但过去朝廷抑兼并,摧抑豪强,却不免有碍士大夫。故而方田法、青苗法惹起异论一时最众,家岳与诸多旧友反目,朝堂也从此陷入动荡十余载。”
方田是清丈土地,让富户难以避税,更难将税赋转嫁到贫户身上,青苗贷则是断去了富户兼并土地最有效的一个手段。
“所以在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