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1/2页)

作品:《宰执天下精校版TXT下载

东边叮叮当当的在响,一声声的传进韩冈的书房。

韩冈放下笔,无奈的看着面前只有十几个字的白纸,无奈的叹了一声。

家里正将空闲的东跨院给整理了出来,待韩钲成亲后住进去。韩钲原来在偏院的屋子,也收拾了起来,等下半年老四的生日过了给他住进去。

外院的书房本就偏东,离东跨院近了点。鸡犬相闻,那边修屋子,这边连木匠的咳嗽声都能听到。

韩冈唤了人进来把书房里的一干书籍和资料都收拾一下,准备换到后花园的小楼去写文章。

书房里面收拾东西,韩冈走了出来,抬头向东望去。两名匠人正跨在东院正屋的屋顶上方,一片片的铺着瓦片。这一次要全都更换,早上的时候,才刚起了个头,现在吃过午饭不久,看着就快要铺好了。

真是一眨眼的功夫,儿女都要成家了。每次家里看着里里外外的准备,韩冈就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一番。

早些年还是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宰执,如今已不再适合以年轻标榜了。

即使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说,他这个年纪的朝臣,依然能被说成是新进,但从这个时代的平均年龄来看,韩冈已经接近平均寿命了。

而且韩冈也无意标榜年轻。身居宰辅前列,老成二字是必须拥有的标签。在杂剧中演大官的,无不是带着一把大胡子,这就是民间最朴素的认识。

当然,这个世上,有太多年纪老大,还依然轻佻不晓事的人。

润州知州杨绘——昨日韩冈在任免诏书上签名画押后,已经是前知州——当年在琼林苑上不顾尊卑,攻击韩冈一个小小进士,反而丢人现眼,不久之后又因为行事不谨,与宗室女近于亵乱,又遭到贬斥。

要是依照他的资历和早年的境遇,现在就可能与韩冈等人并肩而立,可惜性格决定命运,润州事后,杨绘责授润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团练使是军中贵官,即使是遥郡团练使,也是军功煊赫的将领才能有的加衔,但加了副字之后,就是安置被贬责的官员的特有职位了。

但这一处置方案中,最为刻薄的一手,不是将杨绘左迁至润州团练副使的位置上,而是本州安置四个字。

润州团练副使的本州,自然就是润州。

润州明教之乱,州治丹徒县百姓伤亡惨重。纵使明教承担了血债,并全数偿还,但官府方面,总得有个官员出来承担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能在事前发现贼人谋叛,不能在贼势刚发的时候扼杀在襁褓中,治郡不谨,致使明教能蛊惑人心。这一切,都是丹徒县、润州,乃至两浙路相应官员的责任。

景诚以及当地州县官通过平定贼乱的功劳,将自己的责任给洗清。让贼人一击得手,致使乱事扩大的丹徒县尉,用性命换来了朝廷的抚恤,以及百姓的谅解。两浙路的监司官,距离百姓太远,罚俸和延长磨勘时间的惩罚,已经可以揭过此事。

最主要的罪责自然还要落到事变前懵然无知,事变中躲藏不出,事变后还没出面安抚百姓的润州知州的头上。

润州也许还有人会觉得朝廷不能无过,但政事堂将杨绘丢过去后,便可谓是怨有所归,还残留下来的怨恨,就都落向杨绘的头上。

受贬责的官员只能拿到一半的俸禄,以韩冈听到的一些消息,杨绘在润州市面上,能不能买到吃的,那还当真存在疑问。

生老病死,本是常事。这些老骨头,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死了也算是好事。

放下杨绘,韩冈又想起宗泽。

宗泽这一回在润州,看到的那些事,似乎是动摇了他的信念。对韩冈所描述的未来,不再抱有坚定的信心。

这让韩冈有些挂心。如果是别人倒也罢了,宗泽的才智心性都是韩冈很欣赏的,而且又不缺决断,日后必为国之栋梁——这一点,在另一个历史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是不是让他去辅佐沈括的工作,被现实所动摇的信念,最好还是由现实重新确立。

沈括这些年工作的成果,世人皆是历历在目。铁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修建铁路时,所付出的那些成本。

不论是谁,如果能更深入一点的去观察铁路对天下的影响,必然会明白谁才把握住了世界发展的流向。

不论是另一个世纪的历史书上,还是在此时的现实中,都不乏大宋商业发达的评述。

但在实际上,所谓的发达只是相对的。在铁路开始贯通大宋南北,真正起到大动脉的作用之后,大宋的商业,才真正发达了起来。

世人对产品的需求,一直被恶劣的交通情况所压制。直到有了铁路之后,他们的需求才爆发出来。

棉布在全国各地的热销,来自于方便的交通,降低了运输上的成本,相应也降低了各地的售价。

而丝绸价格的下降,也同样因为交通更加通畅。蜀锦的贵重,一方面来自其独特的美感和质地,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而丝厂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