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再选英俊固徐方(第1/2页)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为啥不写了

姚昇说道:“除此二家女,还有一家女,只是不知明公肯不肯应?”

荀贞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必卿家女也。”

姚昇亦笑,说道:“正是。昇有一从妹,温良恭谨,以昇看来,亦‘足可配’明公族中弟子。”

荀贞哈哈大笑,问道:“卿欲择吾子弟谁人为从妹婿?”

“休德可也。”

休德是荀贞的族子,名闳。

除荀成、荀攸等,现从荀贞的荀氏族人有三十余人,少数是在讨黄巾时就跟了荀贞,於荀贞讨董时跟从的有十来人,剩下的都是刚跟着荀悦来到徐州的,不算荀成、荀攸、荀彧、荀衍、荀谌、荀悦,名声较高,能力较为出众,秩俸已在比六百石以上的诸荀有七人,荀闳是其一。

他是最早跟从荀贞的荀氏子弟之一,早年在荀贞门下为掾史,虽未被授以过要职,但一直跟从在荀贞左右学习政事,博雅文秀,今年荀贞起兵攻徐,他跟从在许仲的军中。战后,因为徐县地处下邳郡的腹心地带,又扼於淮水北岸,所以,荀贞任他为徐县令,现於徐县治民。

见姚昇选了荀闳,荀贞不觉惊讶,说道:“休德已婚。陆高、伯平俱吾佳弟,卿皆久识,知其人、才,何不从中择一?”

荀闳成婚早,跟荀贞前就已成婚,妻是阳翟郭氏女,说起来其妻却是与郭俊、郭嘉都是同族。

姚昇说道:“陆高、伯平固佳士,唯昇独爱休德。”

陆高,名荀班;伯平,名荀敞。此两人也是诸荀中最早跟从荀贞的,跟着荀贞从颍川到赵国、魏郡,又至於今。荀贞与姚昇之相识是在赵国,所以荀贞说姚昇与此二荀“皆久识”。

荀班、荀敞跟荀贞跟得早,论能力,也都是诸荀中比较出色的。

徐荣被荀贞授为裨将军、监广陵军事后,得以开幕府,便以荀班“雅正清节”为由,主动向荀贞请求任荀班为他的长史,荀贞知这是因为徐荣自觉是降将,现得重用,为表忠心,所以才会有此所请,为了不使他不安,便允了他,遣荀班去了他的幕府。

荀敞现在刘备帐下,为参军都尉,这也是刘备主动请求的。在徐荣请求荀班为长史后不久,刘备上书,自言少文谋,说荀敞“才兼文武”,求用他参军事,荀贞本没同意,刘备固请,遂就依了他的愿,授荀敞参军都尉,遣去了他的部中。

见姚昇甘愿把从妹许配给荀闳当小妻,荀贞便也不再多说,笑道:“卿既爱休德,明日我就请子鱼为媒,给卿家纳彩。”

虽是娶小妻,但一则姚昇是荀贞属下的重臣,二来荀闳是诸荀子弟中的佼佼者,所以荀贞以给荀闳娶正妻的态度来对待此事。

两家结婚姻,正式成亲前,纳彩是第一步,之后是问名、纳吉,再之后是纳征,也就是送聘礼,再之后是请期,双方定下迎娶的日子,再之后是亲迎,也即迎娶,到这一步,还不算正式完婚,迎娶后,新妇行拜谒公婆和庙见之礼,至此才是正式确立婚姻关系。

为荀闳娶姚昇的从妹需要这么几个步骤,给另外的族中子弟娶全、沈两家女也是如此。

姚昇家在吴郡,全氏、沈氏也在吴郡,也就是说,荀贞要想和这三家结成婚姻,就需要派人从郯县去吴郡,而且不止去一次,这千里迢迢的,往返就得好些天,戏志才等军政诸务在身的,谁也当不成这个媒人,而荀氏和全、沈、姚都是士族右姓,寻常人又没资格当这个媒人,所以,荀贞决定请华歆来担此任。

华歆名声高,现方到徐州,又尚未被授实务,正是合适的人选。

姚昇喜道:“明公要请华君做媒妁么?”

华歆等士相继到郯后,因在短期内一下子涌入了这么多的有名士人,所以郯人谈论至今,姚昇虽是刚从吴郡归来,然已闻此事,故而知道华歆现在郯县,只是不知荀贞要请他为媒。

“不错。”

“华君可肯?”

“卿回来前,我已对他讲过此事了,子鱼欣然应允。”

华歆是聪明务实的人,一听荀贞给他说打算与吴郡士人联姻,便与姚昇初闻此事时一样,立刻就明白了荀贞的用意,知道这是大事,荀贞请他为媒实是授以重托,自无不允之理。

姚昇甚喜,说道:“华君肯为媒,真是再好不过。”

华歆的任官虽然一直不高,但他早年与郑玄、卢植、管宁等齐列名於陈球门下,又师事陈寔,与管宁、邴原三人号称一龙,他是龙头,名声着实不小,由他来做这个媒人,分量颇重。

荀贞笑道:“只是苦了子鱼了,得从郯县到吴郡往返多次。全、沈两家择的是吾子弟谁人?”

荀贞让姚昇去提亲,不可能空嘴白牙,到了对方家中,只一句“荀氏子弟多俊杰”肯定是万万不行的,至少得让对方知道现下荀贞军中未婚的荀氏子弟都有谁,其祖、父等直系长辈又都是谁,各又有什么样的名声和能力,这样才行,所以,姚昇回吴郡时,随行带了一份荀贞给他列出的子弟名单,名单中都是较为出众的荀氏子弟,任吴郡士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