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一)(第1/2页)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新笔趣阁

荀彧说道:“我有一人,文武兼资,高才亮能,胆雄心细,如使之前往,必不辱君命,只是此人年岁稍轻,恐君侯不肯委之。”

荀贞问道:“何人也?”

荀彧说道:“奉孝是也。”

荀彧本就是个举贤荐能、不遗余力的人,而同时,郭嘉又曾在荀氏私学中读过书,算是荀家的“私塾子弟”,所以说,不论於公於私,他都希望看到郭嘉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荀贞不由而笑,说道:“文若,我猜你就是举荐奉孝。”

“君侯以为可否?”

荀贞沉吟稍顷,说道:“以奉孝之能,固然是足以担此重任,只是……。”

“君侯可是虑其年轻?”

“这倒不是。”

“那是?”

“实如卿昨日所言,奉孝乃我郡中龙凤,吾之宝也,今去彭城,需经下邳,我担心如果消息走漏,笮融恐怕会横加阻拦啊。”

“原来君侯是担心奉孝的安全。”

“正是。”

“这却也不难解决。”

“噢?”

“君侯帐下尽多虎士,择一人,使之与奉孝同往,不就可以了么?”

荀贞仍是犹豫。

荀彧虽是爱郭嘉之才,却知“温室中长不出劲松”的道理,因又说道:“乔装潜行,笮融如何能知?即便万一走漏消息,侧有猛士相从,外有君侯之威,料来笮融也定然不敢妄为。”

荀攸说道:“我闻玄德不是又曾向君侯请命,欲为君侯再使彭城?玄德,猛士也,关云长,更万人敌也,君侯何不使他两人与奉孝同往,必万无一失。”

荀贞心道:“今使彭城,奉孝必能功成,他先已说动阙宣为我取下邳之内应,再加上此功,待到来日我得了下邳后,他的功劳便足可排上前数,如此,我也可委他以重任了。”

想到这里,荀贞定下了主意,说道:“卿二人所言甚是,好,就按此行之吧!”

此事既然定下,荀贞也不拖延,当即手写军文两道,一道给程嘉,命他明日前赴琅琊,面见臧霸,一道给刘备,命他明天就回去东阳县,和郭嘉、关羽一道前往彭城,面见彭城相。

两道军文写就,荀贞叫来两个卫士,命分别送走。

办好了此事,荀贞落座,开始和戏志才、荀攸、荀彧、陈群四人密议起兵进击下邳的军略、郡务、后勤等等细节。

这且不必多言,只说刘备昨晚喝得不少,卫士给他送军令时,他已睡着,等他醒来,看到军令,大喜之极。

和刘备共榻而眠的关羽比他先醒,这时刚下床榻,刘备遂半仰起身,举起荀贞的军令,兴奋地对关羽说道:“云长,吾兄取下邳、攻徐州,乃以小博大,风险不小,如想功成,彭城国是个关节。今吾兄将此重任托付给我与奉孝,如果能顺顺当当地将此事办好,必是大功一件!”

虽然荀贞常当着众人的面亲热地呼刘备为“弟”,但刘备为表示恭谨,却极少在众人面前,甚至即便私下与荀贞独处时,也很少称荀贞为“兄”,可在和关羽、简雍以及跟从他的那些涿郡少年面前,刘备有时却会“不经意”地叫一声荀贞为“兄长”,很显然,这自是刘备为自抬身价、凝聚部属忠心的一点“小心思”了。

关羽也很高兴。

关羽尽管因为“性傲士大夫”的缘故,对荀贞一直都不太服帖,宁愿跟在刘备身边做个“司马”,也不肯离开刘备、受荀贞的“人情”,做个“校尉”,可他到底也是个少见的将才,有万夫不挡之勇,既有此能,当然也就不会甘愿一直屈居下流,也是很想能随着刘备的升迁而他也得到升迁的,故而对立功之事虽不及刘备那么渴望,却也是很期望能有的。

关羽对士大夫傲慢不假,但他对郭嘉的印象还不错,一来,因郭氏虽是阳翟大姓,族中颇多累宦之家,但郭嘉这一脉却家声不显,名为出自阳翟郭氏,实是与寒门无异,二来,也正因出身寒门,郭嘉平时的为人举止不像那些名族子弟那般“矫揉造作”,反是和关羽等很相近,在礼节上不是拘束,在言辞上也没有太多讲究,不拘小节,所以,关羽和他挺能处得来。

通过这段日子的接触,关羽已是较为了解郭嘉的才干,对刘备说道:“奉孝才高,有他为佐,此行必能成功。”

荀贞写给刘备的军文中,并没有说他和郭嘉谁为主、谁为辅,刘备也没在意此事,听得关羽此话,他喜笑说道:“然也!”

提及郭嘉,关羽倒是想起一事,对刘备说道:“奉孝军谋出众,其才实为我之罕见,年岁虽然尚轻,然已不逊戏、荀诸君,今攻下邳,君在东阳,必得重用,既然奉孝已在东阳,君何不上书一道,请君侯干脆就任奉孝为我部军师?如能得奉孝为辅,君将如虎添翼。”

“此事我亦早有意也,待出使彭城归来,我便上书君侯。”

郭嘉现下虽在东阳,职衔也比刘备低,刘备是校尉,他是司马,但在统属上他并不归刘备管带,荀贞遣郭嘉去东阳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他,而不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