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董卓大败奔逃处 荀贞勒兵宜缓迎(第1/2页)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笔趣阁无弹窗

荀贞、孙坚登高观战。

董兵士气虽然低落,但董卓带在身边的都是精锐,又有他亲自坐镇,战将至午时,许仲、程普虽攻势锋锐,步步前进,然却仍尚未能攻破董阵。

荀贞对孙坚说道:“如能擒斩董卓,则洛阳以西,直至长安,可不战而定也!”

天子被董卓送去了长安,在长安周边和从洛阳到长安途中的要点之处,现皆有董兵驻扎,如果能在今日此战中生擒或者斩杀董卓,那么不但被董卓留在洛阳和附近诸关的这些董兵,包括长安和从洛阳到长安沿途的董兵,一下子群龙无首,就能都轻松平定了。

眼看着盖世大功就在眼前,孙坚心潮澎湃,大声说道:“贞之,我要亲带兵出战!”

“卿自可往去亲击董卓,我当带兵绕至董兵侧后,以截其退。”

荀贞、孙坚当下联袂下到军中,各点兵马,孙坚亲率部前去支援许仲、程普,而荀贞则带着部曲绕过坐落在董卓阵地周围的那些苑林、陵墓,来截董卓的退路。

荀贞带部行军了约两个时辰,下午时候,抵达到了一处合适的驻兵列阵之地。

这个地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距离董卓的阵地和其余那些董军诸将的阵地都不太远,最远的约有一二十里地,最近的差不多只有十来里,最妙的是,此地刚好迎对着董卓的阵地。

荀贞因停下部队,令部队就地列阵备战。

前边有孙坚亲自攻阵,战至此时,不仅董卓急危了,别的那些董军诸将也都看到了危险已是迫在眉睫,早前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几支董兵试图冲破荀贞、孙坚的部阵,而现在各处的董兵都出战了,都以精卒为锋,猛击荀、孙部阵,希望能打开一个缺口,以扭转战局。

荀贞这个位置现在算是“后方”,可以总观全局,他远眺之,只见前方或近或远,处处战火,或高或低,尽是喊杀,整个战线排开,足有二三十里之远。

以荀贞久经沙场的阅历,似眼前这般的大规模战斗也是只有当年击黄巾时才见过的。

戏志才没有理会别的战场,他聚精会神地观望董卓的阵地,每有探马斥候从董卓阵地处来,他都要细细询问各种战情,以图通过此来判断孙坚、程普、许仲的进展。

当听到“董阵渐乱,旗鼓混杂”的这道军报后,他立刻对荀贞说道:“董卓将败!君侯,可传令各部,做好迎击准备了。”

荀贞当即下令,命荀成亲自去最前阵指挥,又令列在最前阵的陈午、陈到、江禽、甘宁等等诸部做好战斗准备,又把赵云唤来,把留在中军听命的余下那些骑兵系数拨给与他,命他带骑兵列阵於陈午、陈到诸将之前,又下令道:“获董卓者,我将上奏天子,请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荀成、赵云、陈午、陈到、江禽、甘宁诸将列好阵后,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

此次出兵,从出郡到现在,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孙坚先发,后来鏖战太谷关下,又是大部队作战,而刘备麾下兵少,并亦非是精锐,故而他一直没立下大的功劳,此时他从在荀贞左右,心知眼前此战如能功成,就将会成为是击董的最后一战了,实在压不住渴望立功的心情,出列求战,对荀贞说道:“董贼将败,君侯以逸待之,以备愚见,当此之时,似不必等董贼逃到此地再开战,可以先出阵迎击之!备请为君侯先击。”

戏志才不同意刘备的意见,说道:“不然。董卓败军至此,将为穷寇,不可急与战,宜少缓。”

“志才之言正合我意,我当以计破之!”

先前,离洛阳还有三十多里的时候,吴景等人建议先休息一晚,而戏志才进言当疾驰击之,现下,董卓将要败了,荀成、赵云诸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刘备更是请求先击,而戏志才却又进言应“宜少缓”,一急一缓,他的意见皆与诸人相反,而细思之,他这先急后缓,却是该勇往直前的时候就勇往直前,该谨慎对待的时候就谨慎对待,视局势、情况之不同而各得其宜,正是深得兵法三味。

荀贞叫来乐进、臧洪、高素诸将,命道:“汝等带本部,可往吾本阵侧前边埋伏,待董兵至,汝等先将之放过,候我与董兵接战,汝等再掩杀而出,袭其后,与我合力,共歼贼兵!”

乐进、臧洪、高素诸将应诺,各带本部,急往前边埋伏。

荀贞各项部署妥当,过了约小半个时辰,见得前头烟尘四起,斥候驰返来报:董卓兵败了!

荀贞传令前阵:“贼穷途窘困,攻成在此一举,诸部不可轻动,当听鼓声为节。”

斥候不断来报董兵距前阵尚有多远。

从十几里,到七八里,再到五六里,再到不需斥候来报,荀贞也已能看清董兵的队伍。这期间,荀贞一直按兵不动。当董兵离前阵不到五里地时,前边的江禽等将按捺不住了,连续不断地遣人来到中阵,请求荀贞下令击敌,而荀贞却俱皆拒绝,一再不肯。

“贼距前阵三里。”

“贼距前阵二里。”

随着董卓败兵的步步逼近,原本还能神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