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尽所能(第2/4页)
作品:《大魏王侯笔趣阁》来太平,建州又是闽铁根基之地,也并非无关紧要之处。府城失陷之后,关隶等诸县也陷落了,同知吕问贤等官逃在崇安一带,募团练在城头固守,李开明派了偏师过去,余县皆陷,只有崇安尚在,建州一府七县,只有一县留存。
加上王越殉国,这厮虽是可误,却成了大魏在征讨流贼时殉国的第一高官,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府县官被杀,但王越这样老牌的清流,加的殿阁贴职,有殿阁学士的身份兼知大府,这种身份的地方官吏,一路最多数人,其资历其实不在林斗耀之下,王越之死,也是震动朝野。
很多朝官有兔死狐悲之感,王越的倒行逆施,其实在百姓看来是罪有因得,死不足惜,但在朝官,士绅眼中,毕竟是物伤其类,王越能被杀,他们当然也是一样,是以王越之死,反而是比建州失陷,更加的震动人心。
天子也未因王越之死缀朝,王越的官职尚不足够,而且毕竟建州之乱因此人而起,但王越好歹是殉国而死,是以追赐龙图阁直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并赐钱一千贯,王越之子赐太学生,可免解试,直接应进士试。
殉国大臣,一般来说会比这个追赐要隆重和更加风光,王越的这个追赠,算是压低了档次了。
除此之外,便是以两府名议,诏命赵王迅速出兵,在年前平定建州之乱。
朝廷对平乱还是有相当的信心,毕竟建州流寇初起,以天子和朝中重臣的经验,流寇初起之时也是战力最弱之时,赵王以六万厢军和一万余禁军,讨平不难。
赵王本人亦是如此是想,昨夜南安镇被烧,中山王府别院被毁,对赵王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既能使城中士绅百姓支持出兵,同仇敌忾,毕竟流寇在此之前并未在建州烧杀抢掠,地方相对平静,各处士绅百姓的敌视心理不强。
焚毁数镇,令很多人惊醒,流寇毕竟是流寇,破坏力极强,昨夜能焚数镇,整个建州,兴化军和邵武军的城镇城池,亦很有可能遭遇此劫。
“象城中官绅商人募捐之事,抓紧进行。”赵王振衣下城,下城之时对紧跟而下的徐子威,李谷,刘广泗等人道:“我听闻厢军军心不稳,官绅商人所捐钱财军需,要拨付一些给厢军……”
“殿下。”刘广泗咧嘴一笑,说道:“禁军将士不过得赏数贯钱,也颇有不满。殿下与其将钱粮分散了,大伙儿都不多,不如再赐重赏给禁军。是巴掌打人疼,还是拳头打人疼?恕末将直言,厢军就算有士气,又当得甚用?就是战场上先去填刀头,扰乱敌阵的用处。真的硬仗,啃硬骨头,还是得靠禁军。”
“这话也有道理……”赵王瞬间就又改了主意,说道:“且先募集钱粮再说。”
刘广泗等禁军的军都大将,俱是面露喜色,纷纷下拜行礼,向赵王道谢。
徐子威无可不可,军政之道,他都精浅的很。
只有李谷轻轻摇头,他知道厢军的不满犹如火山,迸发是迟早的事,不过此事也确如刘广泗所说,厢军原本就是杂鱼,放弃也未尝不可。
只是赵王这样的大人物,朝三暮四,决断之后又轻易推翻,很多人都摸清了赵王的脉门,福建路现在真是乱象频出,禁军和厢军矛盾从生,官府与士绅都对大都督府的决断极为不满,众人只是在隐忍而已。
李谷长叹一声,心中只愿能赶紧出兵,将流寇赶出建州,至于大胜立功,现在他已经不敢做这种设想了。
唯一的收获,可能就是南安各镇被焚,以致徐子先威信下降吧。
……
“眼前景致虽佳,怕不能持久。”
一个荆南商人操着浓厚的谭州口音,忧心忡忡的道:“中山王大败海盗,潭州并抚州一带士绅生员俱是欢欣鼓舞……我辈苦于群盗久矣。近荆北山中,绵延数千里的深山密林之中,群盗密布,其中不乏南下的流贼,地方官不能制。原本中山王冒起之后,我辈都极为高兴,心想中山王先掌福建,再派兵剿灭我荆南之匪患都不在话下。如今看来,是我辈太乐观了一些,中山王面对流贼之时,怕也有些畏惧怯战了。”
“竹老,你说王上何时会出兵?”
“根基都被毁了,在岐州这里再建,要是流贼再杀到岐州来,再跑吗?”
眼前是一群荆北,荆南,还有江西路的商人士绅们。
陈笃竹,魏九真,徐演达等人都是被围在东藩的港口码头这里,近来道路不靖,福建路其余地方的商道还可以继续买卖,往江西和荆南的通路却是暂时封闭了。
商人们购买的盐货特产,只能从海运到浙江路,再从水道至荆北,再至荆南,荆北商人原本就走的这条路,江西的水道也多,相当方便,受苦的就是荆南商人,货物价格因为路程变远,涨了最少三成。
他们当然也可以涨价,但涨价之后出手就不那么快捷,而且影响信誉,所以各人心里都有不满。
从李开明竖旗到隔绝交通,再到攻占建安,王越身死,再焚南安诸镇,时间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很多人都等待的相当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