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理解(第1/2页)
作品:《匠心工艺》风筝飞走时,许问的心跟着剧震了一下,猛地站起,向前迈步,险些一脚摔出走廊。
这时,他正站在刚刚修好的走廊上,旁边是围栏,围栏另一边是园景,上方则是空无一物的空气。
他所看到的画面是凭空浮现在这空气里的,就像此处拉开了一块幕布,开始放映起来了一样。
风筝越飞越高,他的头也越抬越高,那一刻,他仿佛真的身临其境,看见了风筝断线,飞上了云层深处。
而同样在那一刻,他突然理解了这位将要临终的中年匠人,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许他这一生之中,曾经无数次地想要这么做吧。
只是在这特殊的时刻,终于做出了决定而已。
画面渐渐消失,这一幕却长久地映在了许问的心中,留了很久很久。
良久之后,他的目光从眼前空无一物的空气中移开,望向许宅深处。
他想,这几千年以来,这华夏大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无数工匠,曾经发生过多少次这样的故事?
许宅是想通过这一次次成功的修复,把它们传达给他看吗?
那么接下来他将看到的,还有什么?
果然,这样的事情不断重复着,他还是看到了几位天工,处于明显不属于他们的时代,或为全新的科技感到震惊,或者直接融入,开始学习新的东西。
但呈现在他眼前的更多的还是普通工匠,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在他们的生命中,“物”与“人”,情感与艺术完全地融在了一起。
其实他们展现的技术、做出的成品许问很多都没有见过,显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所存在的,根本不是现在这个世界。
但许问清楚地知道——他能感受到。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东西留存了下来,代代传承,直至如今。
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想一个问题。
旧技术会被新技术取代,旧的审美也会渐渐变化,与当时的环境结合,变成全新的概念。
那么,这些老的、经常可以称得上是过时的东西,留存下来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对此,他之前只有一些模糊不定的想法,但现在,它好像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
“呀,今天是许宅开工两周年的纪念日啊。”
宋继开翻着墙上的日历,有些惊讶地说。
“是吗?”许问抬头,往那边看了一眼,突然也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就两年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次我会在一线呆这么久。”宋继开走到他旁边看他工作,摇摇头说道,“其实在这之前,我很少接触实际工作了,一年里一半的时间都在跑各种会展。”他摸摸自己的脸,笑着说,“好好一个老粗,都快变成小白脸了。”
“那也不至于。”许问跟他已经很熟了,随口开玩笑,“你长得就不是老粗样子,当然跟小白脸更不沾边。”
“嘿!可别乱说,我年轻时候,也是校草一根!……你这手艺,又精进了啊。”宋继开跟着他一起胡扯,扯到一半,突然换了话题。
以两人的熟悉程度,他当然用不着拍什么马屁,这时这句话,完全是发自真心。
每次看许问工作,他都觉得太赏心悦目了,而稍微看得久一点,就能感受到,在原有的强悍程度上,他还在不断精进,越来越强!
现在他在做的是修复画幅,这是文物修复的常规项目之一,宋继开在帝都看过无数次,照理来说没什么好吃惊的。
但此时许问修复起来的感觉,却跟他以前见过的其他老师们完全不同。
所有文物修复的过程,在做完检查、拟完修复方案之后,总结起来无非都是拆解、清理、补配、组装、润色五个过程——跟清洗家里的空调机没什么两样。
许问现在在做的是第二步,清理。
画轴的画心已经取下来了,背后的命纸破破烂烂,与画心死死粘在一起,需要把它们清理掉,重新裱上新的命纸。
这个画幅原先的保存情况非常差,虽然有画轴的保护,但仍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好像曾经被火烧过,又被水浇了,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就让它在那里乱糟糟的卷成了一团。
所以这幅画在修复的时候,第一步就很麻烦,要把卷紧的画轴拆开,还不能伤到画面本身。
这一步的时候宋继开也在场,那会儿,他还真没意识到这一步有多难,就看见许问随随便便就把它解了开来,好像这就是非常正常的一幅画,跟别的没什么区别一样。
后面他回味起来,才渐渐意识到,前面许问进行的那些预先处理、中间看似随意的手法,这些东西里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技法。
举重若轻,真正的举重若轻。
而现在这时候也是一样,他拿着一个竹镊子,正在揭画心背后发黄的薄纸。
只见他伸手就是一块,再伸手又是一块,速度不算特别快,但明显也绝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