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2页)
作品:《外科教父杨平》消防员收拾的自己的家伙,在博士的陪同下出了手术室,但是手术室里的医生没有一个离开的,即使手术已经进入尾声,他们还是聚集在手术室,久久不愿离开。
“刚刚前路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时候,我也看到没出什么血呢?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宋云刚刚特别关注骨科的手术,尤其是脊柱手术,刚刚杨平做胸腰椎爆裂骨折摘除椎体时看到也很少出血,按常规摘除椎体会出血很多,有时候会影响血压。
“除了高水平的止血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梁教授替杨平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就是这样,手术虽然不是为快而快,但是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这样出血最少,对患者的打击也越小。
“那怎么可以提高手术的速度?“有个博士问道。
梁教授再一次代替杨平回答:“熟能生巧!解剖知识要熟悉,手术基本功要熟悉,手术操作要熟悉。”
这种带有教训式的回答,梁教授觉得由自己替杨平回答比较好,正好趁这个机会告诉年轻医生“熟练”的重要性。
熟练是没有止境的,比如解剖,要不断地去温习,反复地温习,让整本解剖书,整副解剖图烂在脑子里。
其实杨平的确是这么做的,不同的是他在系统空间里拥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解剖,去解剖实验体。
他熟练的手术技能也是在系统空间魔鬼式地训练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封闭的、孤独的、单调的系统空间,靠着兴趣的支撑,一遍又一遍地训练。
“的确是这样,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让它熟烂在脑子里,当它熟烂了,它就与你浑然一体,你一出手就会得到你想要的。这就像打字,当训练极致烂熟的时候,不管是大脑还是肌肉,已经形成记忆,一个字蹦出来,脑子根本不用想,手就会直接准确摸向你想要的键位。“
杨平也是有感而发,将自己的心得告诉大家,虽然大家没有自己这么多时间和机会,但是总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做到熟练。
“你看,这根钢筋从会阴部穿入,我们看他在ct上的路径,立刻就要结合解剖,它经过哪里,这些地方是什么器官,属于什么组织,有哪些血管神经经过,如果这些结构损伤会发生什么。”
“同样,止血的时候,当吸引器引走血液,而血液再次流出的时候,要捕捉到它来自哪里,这里有什么血管,血管通常的粗细,断裂后会发生什么。”
“掌握它的节奏,万事万物都有节奏,手术有节奏,病情伤情也有节奏。”
其实杨平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但是他愿意将一些所谓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他愿意将自己的新理念新术式跟大家分享,他总是认为,一个医生再厉害,也只有一双手,只有将医术普及出去,才能惠及大众。
这些医生,不仅仅是年轻医生,连龙主任和温主任也在其中,他们认真听杨平分享自己的心得。
“对于变异的血管,比如胰腺的供血血管十分不稳定,我怎么才能够做到又快又安全地找到它们,尤其是断裂出血的时候,或者做肿瘤手术的时候,怎么才能尽快分辨它们是肿瘤的血管还是器官的血管?”
龙主任就像一个学生一样提问,此时,他也已经感觉自己回到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大家在一起讨论手术,毫无顾忌。
“其实对于变异的血管的寻找和分辨,最好的方法就是追踪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藤摸瓜,任何血管有来源,有归宿,我们抓住任何一方,快速的摸下去,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端,两端明确,自然血管的身份也就明确。”
‘至于变异血管断裂的时候,如何判断位置,不同位置不同口径的血管出血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细微的差别,而且我们术前还有影像图片,等于提前拿到患者的变异血管解剖资料,变异也就不是陌生的。”
“比如刚刚胰腺后面的出血血管,你看,ct上显示的很明确,只是我们对ct的观察还没有这么细微,所以我们对影像图片阅读时要提高精确度。”
杨平指着片子上的血管说。
这边大家聊天,那边手术也快结束,手术结束的时候,宋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凌晨六点多,大家总算散了,能睡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
杨平、宋云、孔伟权,还有病区的其他年轻医生,平时都是住在值班室。
可是大家哪里还想睡觉,满脑子是手术的情景,利用手指对器械进行精准控制、一心多用,精确而快速的止血技术,无不展示出极为高超的外科艺术。
协和给杨平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给了45张床,各种待遇都是主任级别的,包括有自己独立的值班室休息。
次日,杨平还有一天手术,一整天,杨平的手术间都堆满了人,都是过来观摩手术的。
大概是昨晚的大抢救起到的轰动效益,几乎外科每个科室都有医生过来串门,来来往往,很多是生面孔,过来都是来看杨平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