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2/3页)

作品:《大明小学生笔趣阁

是“凑合”,是因为现在内阁礼制确实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时候。

大明内阁大学士原本就是个荣誉称号性质,可以说是随便加的。

后来内阁制度成熟后,内阁大学士也就制度化了,有了明显的官阶特征。

到了嘉靖朝中前期,能给阁臣用的殿阁大学士名号一共有五个。

从低到高分别是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注意这里没有文华殿大学士。

其中东阁大学士算是低端入门款,给新人菜鸟阁臣,或者比较年轻的晚辈用的,比如秦中堂;

而文渊阁、武英殿算是中端名号,也有名望很强的老资历大臣入阁后,直接加文渊阁大学士,再晋位就是武英殿大学士。

目前张老师的名号是文渊阁,严首辅名号还是武英殿。

谨身殿、华盖殿这两个大学士算是高端名号,能加到谨身殿大学士的,基本差不多是首辅了,首辅再资深一点,就是华盖殿大学士。

例如前俩月被驱逐的翟銮,就是谨身殿大学士。

一般情况下,内阁基本就三个人左右,所以五个殿阁大学士名号足够用了,甚至还能富余。

知道了上面殿阁大学士礼制,就知道为什么说当前嘉靖二十年末尾的内阁礼制很乱,新年朝会都不知道该怎么排班。

首辅严嵩只是个武英殿大学士,下面名号只有文渊阁和东阁,被张潮张老师和秦中堂占着。

张璧和张邦奇这两个新人,如果想加大学士名号,就没单独多余的了,只能与张潮或者秦德威共享。

而武英殿大学士名号对严首辅而言,又十分不匹配,按惯例也应该往上调整。

那前面严首辅往上调整了,后面又一下子来了两个新人,张潮和秦德威的名号要不要也往上调整,以便给新人腾地方?

如果都大批量的往上调整,那中高端的大学士名号岂不显得很不值钱了?

所以严嵩特意提出一个内阁礼制问题,真不是闲的没事干,确实是一个年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按照正常惯例,大学士名号如何调整,全听皇帝旨意就是了,但现在是特殊时期,皇上暂时失了智。

严嵩又开口道:“关于此事也曾奏报过太后,圣母娘娘谕示,让群臣推荐大学士也不合适,故而让阁臣照惯例自行拟定后报圣母准许,另外全部加代字,以候陛下苏醒。”

王廷相下意识的说:“那不就跟我一样了?”

代主持军机处,也是加了代字的!

别人没有王廷相这种悠闲游戏的心态,他们都算的上利益相关人,听到严嵩的话后,心里都在盘算着什么。

虽说大学士名号和实权是两回事,只能稍微表现出一点上下等级顺序,除此之外没有多大意义。

但谁又能完全不在意,平白让自己屈居同僚之下?哪怕名号高一点点,那也是高,官场所追求的不就是比别人更高吗?

严嵩见别人一时间没说话的,就继续说:“殿阁大学士五个名号,最高的华盖殿可以先空着,我晋位谨身殿,张潮晋位武英殿。

剩下的文渊阁给张璧,东阁虽然重复了,但也让张邦奇再加一个东阁大学士也无妨。”

猛地听起来,这个安排很很合理。

严嵩本来就是名义首辅了,晋位高端的谨身殿大学士很正常,张潮作为老人跟着往上加到武英殿也正常。

张璧和张邦奇两个新人,按照资历分一分文渊阁和东阁,也很合理。

别人都在琢磨其中利益得失的时候,冷眼旁观的王廷相却发现了一个华点。

然后王廷相就开口道:“严阁老是不是太仓促了?先不要忙着拟定殿阁名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做!”

严嵩问道:“什么事情?”

王廷相直接的说:“应该先排定阁臣次序,厘清尊卑之礼,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拟定殿阁名号!”

王廷相说的也不算错,从理论上来说,内阁确实是先有次序,然后定下首辅、次辅、群辅的名位。

而且内阁的次序排名,如果没有皇帝之类的意外因素干扰,严格按照入阁先后顺序排名字。

严嵩笑道:“就这几个人,情况一目了然,还用排次序?第一是我,第二是张潮,第三是张碧,第四是张邦奇!

刚才我所拟定的名号,也是按照这个次序来拟定的,没什么差错!”

说到这里,严阁老忽然有点心酸,如今内阁这帮人的资历,除了他严嵩没有一个能打的!

张潮是在半年前,秦德威去浙江前夕才送进内阁的;张璧和张邦奇都是俩月前撞大运,翟銮被驱逐了后,被连带着入阁的。

就这样一群内阁菜鸡,却拥有跟他严嵩一样的票数,这一点都不公平!

就在这时,王廷相突然再次发问道:“严阁老是不是故意忘了人?难道秦德威不算阁臣?”

听到这个人名,严嵩就感到头疼,下意识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