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身不由己(第2/3页)

作品:《大明小学生随轻风去笔趣阁

,左都御史一点都不香了。果然只要遇见秦德威,就肯定毁心情!

霍韬震惊之余,又非常毁形象的下意识脱口而出:“是你干的?”

秦德威闻言大怒:“堂堂总宪,开口竟然如此卑劣恶毒!

你失去的只是入阁机会,但翟阁老失去的可是母亲!”

又挥袖道:“反正您这左都御史也没什么入阁资格,想那么多也没用,先告辞了!”

霍韬忍不住就反唇相讥:“那夏言也别想如愿!”

秦德威嗤声道:“那烦请你对夏天官说去!跟我这小辈放狠话作甚?”

大学士翟銮突然丁忧,立刻就像是火上浇油,这下内阁肯定要补充人选了。

大臣们一边暗暗吐槽,上个月两名大学士走人造成的动荡刚刚平稳,结果又走了一个;一边又摩拳擦掌,各自吃瓜。

顶层位置就那么些,突然空出一个,肯定要有连锁反应。

这日秦德威刚吃完晚饭,就听到有人来找。

问了问,来者自称是从夏天官府上过来的,奉命请秦翰林过去。

秦德威不禁哑然失笑,夏师傅这会儿也沉不住气了啊。不过居然知道主动来请自己,有长进了。

同住西城高尚坊区,距离都不远,但秦德威还是骑着马。

跟着引路的夏家仆役,走着走着就感觉不对了,秦德威大喝道:“这是往哪里去?”

那夏家仆役答道:“我家老爷吩咐,请秦翰林从旁门进,别走正门。”

秦德威沉着脸质问道:“皇宫正门我都走过,你们老爷竟敢看不起我这个状元?”

那夏家仆役苦着脸说:“绝无此意!就是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别人看见秦翰林与我家老爷走得近!

毕竟秦翰林你名声太响亮了,怕对我家老爷影响不好。”

秦德威:“.”

既然怕对你夏天官影响不好,还请我来干什么?

但为了大局着想,秦德威只好骂骂咧咧的从旁门进了夏府。

进了书房,就发现已经有三四人落座了,都是夏师傅的亲信人物。

秦德威扫了一圈,里面没有历史名人,再次为夏师傅的识人之明默哀一次。

又想起已经被夏师傅尽力提拔为南京礼部尚书、只差一步回京师的严嵩,秦德威就很想说句实在话,这夏师傅的识人本事可能还不如冯老爷

就算和奸相严嵩比,那严嵩手下的赵文华、鄢懋卿之流坏人好歹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可你夏师傅的人连这都没有啊。

此时书房内别人都坐着,而夏师傅本人却站着,估计是坐不住的原因,正兴奋的在书房空地上来回踱步。

任何一个人都能理解夏言兴奋的原因,作为吏部尚书,天然就是头号替补大学士人选,更别说夏言在皇帝那里正当红。

可是秦德威平心而论,却不太想让夏师傅入阁。

就夏师傅这个“得意就翘尾巴”的性格,典型的“爬得越高死得越快”。

再说如今朝堂中老资格官僚大都是弘治朝或者正德朝初年的进士,官场资历三十来年甚至以上的大有人在。

而夏师傅则是正德中期的进士,官场资历二十年都不到,没任何挫折的一帆风顺,现在才五十出头,何必着急入阁呢。

稳稳当当的当个吏部天官多好,权力又大又实惠。

但秦德威说了又不算,甚至都不能把这个想法说出口,除了得罪人没任何用。

夏言抬头看到秦德威,欣喜的招呼说:“秦板桥来的正好,就缺你献计献策!”

秦德威虽然没多大积极性,但该应付还是要应付的,随口问道:“正所谓知己知彼,还都有谁可能入阁?”

夏言就答道:“方才议论了一番,大约有这么几个人”

在大明判断谁是阁臣候补人选,一是看出身,二是看职务官衔,三是看资历。

出身就不细说了,非翰林不入内阁,没有翰林出身就别想了。

官衔也讲过,一般都是挂吏部和礼部的,偶尔有户部。像某位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虽然也是顶级高官,但直接入阁肯定不行。

至于资历就是做官年头了,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

把上述三条结合起来,差不多就能判断出阁臣候补人选范围了。

当然,最终结果是哪个,主要还是看皇上心情。

除了吏部尚书夏言之外,这次公认的名单上还有:

礼部尚书顾鼎臣,户部尚书许赞,吏部左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董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温仁和。

秦德威看完名单,感觉除了顾鼎臣之外,也没有太能打的。

又对夏言说:“这形势很清晰明白,有什么值得勾画的?

只要多盯着顾大宗伯,防止顾大宗伯突然发力就行了。”

这是秦德威的真心话,他要是夏言,最要防范的就是顾鼎臣那种突然其来的骚操作。

比如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