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狗肉(第1/3页)

作品:《从大学老师开始

回到京城第一夜,小姐姐李蓉也跟着一起留宿了。

毕竟,她要照顾生病的光林哥哥。

沈光林下午又睡了整整一下午,到了晚饭时刻精神这才好转起来。

他应该是食物中毒了,因为远在深城的苏有朋和二楞也病了一场,不过他们并不厉害,不像沈光林整的要死不活的。

估计,海鲜不新鲜或者有毒。

沈光林晚上还是吃了一些饭菜的,然后几个人又聊了一小会儿天,这才回房休息。

沈光林最先去睡觉,他身体虚弱的很,经不起折腾。

李蓉小姐姐和刘绣花大姐就肆无忌惮的闲聊开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一边谈天说地。

尤其,绣花大姐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尤其,她把李蓉认作沈老师的对象。

小姐姐可高兴了呢。

当时沈光林是无力反驳,小姐姐不想反驳。

误会就此认下了。

第二天,在强烈的晨曦中醒来,沈光林的身体又恢复了一些机能。

至少嘴里的水泡已经不疼了,也可以正常刷牙漱口了,嗓子也没那么嘶哑了,整个人终于恢复了生气。

锅里有温着的粥和馒头干菜,就着吃一点也蛮好。

现在沈光林这个家的厨房面积很大,而且锅台是水泥做的,炒菜的锅是传统的那种八印锅。

“印”是个计量单位,只用在锅上,一印就是一掌,也就是8-12厘米。

跟它类似的计量单位还有很多,比如“步”“揸”,“指”,“掌”。

即使到了2020年,这里面有些单位还在用,比如在医院,要生孩子了,医生会说,开几指了。

还别说,干菜就着馒头吃还是挺好吃的,似乎是白菜干,似乎又不是,反正不是梅干菜。

在这个年代,干菜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战备菜。

这是从珍宝岛事件起国家备荒备战提出的一项措施,除此之外的还有战备米,战备油,战备酒。

当然,也有“战备人”,也叫做基干民兵,人手一只56式,可以说全民皆兵。

沈光林在家里转悠了一圈,小姐姐李蓉和绣花姐都不在。

小姐姐应该是上班去了,绣花大姐应该也去学校报道了吧,反正没见人。

沈光林先是在菜园子里溜达,韭菜啥的早就能吃了,等她们回来让她们做韭菜盒子。

菜园里的小黄瓜也已经有筷子粗细了,摘下一颗来吃,嫩的涩嘴。

这黄瓜真新鲜,真好!

沈光林身上的病还没完全好利索,尤其嗓子还是有点疼,因此不想就此去上班,就想去外面走一走,看看人,采采风。

从京城大学出来也没别的地方去,也就能在福缘门附近转一转,这里距离繁华一些的五道口还是有些距离的。

其实,现在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也并不繁华,几乎可以说还是一片荒野。

现在的中关村虽然没有“中官”了,但却还是村子,农田都有不少。

而且,中国的最后一个“中官”还活着呢,他叫孙耀廷,津门人,伺候过皇后婉容的,目前住在广化寺。

京城广化寺很有名,它位于xc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隔壁就住着国家名义元首宋女士。

后来,无论广化寺还是宋女士的故居都是旅游胜地。

广化寺就不说了,从元朝到清朝一直都很兴盛,宋女士故居也不得了的所在。

这栋院子最开始是纳兰明珠的府邸,纳兰容若的很多诗词都是在这个院子里写的,比如“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后来,明珠家庭败落以后,到了乾隆年间,这里就成为了权臣和珅的别院,当然,和珅的正院是恭王府,现在还被多家单位霸占着,一直到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终于顺利搬迁到新址,这才腾退干净。

说回明珠府邸,它在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的王府花园,清朝末年又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的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

建国之后,这里交给了宋女士。

今天京城的天气真好,没有春季的风,只有初夏的暖。

圆明园里游人如织。

这个年代,京城免费的景点并不多,很多人到京城来,能够去的地方也不多,无非就是天安门,颐和园,圆明园,然后就是八达岭。

夏天到了,人们穿的衣服都跟前些年不一样了,不说姹紫嫣红,但也是五花八门。

当然,现在最常见最流行的仍然是一种尿素袋子做的裤子。

这种衣服已经影响了一代人。

这种扶桑产的化肥袋子,尼龙的,非常耐磨,经久不坏。

用它来做成衣服,前面写着r本,后面写着尿素,屁股上写着净重50公斤,裤裆里写着含氮量46%。

这氮的含量真不低,怕不是有疝气吧。

七八十年代,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