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家乡与前线(第2/3页)
作品:《英仙斩美杜莎》个巨大的伞形阵。因为从敌军数量上判断出敌人倾剿而出,所以这一回,他没有像上次那样把巡洋舰编成多个小阵形环布周围以应不策,而是全部统编到巨大的伞形阵里。
这样一来,双方便在距离“阿非利加”行星约二十万天文单位,准备投入激战。
双方投入的战舰总数加起来达到八千艘,兵员总数加起来超过七十万。规模上虽然稍逊于六月份的第三次“易”星域会战,可这场战斗将会成为自2890年来,发生在帝国境内的最大一次战役。
没有绞尽脑汁的战术机动,也没有耍尽花样的战术创新。
两支庞大的舰队均以二分之一光速前进,相互飞近。在距离缩短到两百万千米时,所有战舰进入不规则的螺旋前进状态,并且逐步减速到二十分之一光速。
三十万千米距离,密集的光束将寂寥的太空瞬间分割成无数的碎片。
紧随其后,高能粒子束、激光束击打在电磁防护罩和陶瓷合金装甲上激发出的强烈光芒此起彼伏。反物质粒子束与普通物质湮灭导致的轻微、频密而又无序的空间波动,掺杂着定向能量爆发引起的辐射、动能毫不留情地摇拽着两方的战舰。
几乎每一艘战舰的舰桥和战术指挥中心里,显示敌我态势的立体成像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舰形图标。八千艘战舰相互对轰的场面在无疑极为宏大壮观,可是没有一位参与战斗的军人会有那份闲心去欣赏这种用无数生命与巨量财富做成的太空烟花表演。
占有数量优势的联邦国防军伞形阵,镇定自若地发出聚焦式的火力,将死亡的能量泼向对手。
兵力处于下风可是单舰能力胜过对手的帝国沐浴着对手的猛烈火力,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在奋力射击的同时,向着立下黄道面上的敌军阵形核心冲去。
“大西庇阿”号战列舰的战术指挥中心里,厚重的太空战斗服里,雷金纳德•乌斯帝诺夫将军神情严肃。这是一次赴死的攻击,其意义根本不可能是胜利,而是在于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所以她采取了最为传统的攻击战术,以锥形阵直刺对手阵列核心,准备做出最为残酷和血腥的接舷混战。
“千分之一光速,全体陆战队出动,开始接舷战!所有陆战队员集中攻击敌人的战列舰!”
“黑寡妇”发出了悲壮的嚎叫。
“为了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的利益,牢记我们入伍的誓言——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战斗至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veni,vidi,vici.”
因为规模过于巨大的能量对射,而出现大量难以虑清的干扰信号的通信系统里,立即激起了饱含决绝意味但却情绪激昂的集体回应:
“veni,vidi,vici.”
虽然伞形阵被认为是可以有效克制富有攻击性的锥形阵,而且兵力优势更有效地发挥了伞形阵聚焦式火力的优势。但是突击而来的帝国军锥形阵却毫无畏惧,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顽强地喷射出密集的定向能量,径直奔来。
劣势对手这种英勇和顽强的精神,颇为令人起敬的态度。联邦国防军远征舰队总指挥许鸿钊将军禁不住发出了感慨:
“换成是我,绝不会鲁莽地发起这种无畏的冲锋。”
这句一半含有赞扬,一半含有批评的话刚说完,他才发觉对手的真正企图。
无数的帝国军星际陆战队队员已经被弹射出各艘战舰,在定向能量形成的汹涌狂涛中纷纷扬扬地借着惯性和自身的动力扑进了联邦国防军舰阵。
尽管许多战士一出舱就被打到周围的高能粒子、激光束和极速飞溅的碎片击毁了动力装甲而在急剧的失压中暴裂而亡,可是后面的陆战队员仍然奋不顾身,冲开动伴的遗体甚至身体碎末,飞向联邦军战舰。
由于双方已经发起了三轮齐射,相应的距离也缩小到数万千米。面对帝国军疯狂的“人海”冲锋,毫无思想准备的联邦国防军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
一艘又一艘的战列舰被急驰而来的帝国军陆战队员攀上。
蜂拥而至的帝国军陆战队员如同围攻大象的蚂蚁群,不顾一切地发起接舷作战。虽然有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可是要在相对速度超过每秒两三万千米,敌我双方火力密集交互的极端危险情况下强行登上一艘战舰表面,还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事。
大批帝国军陆战队员还没有登上对手战舰,便被对方的近程防御火力和定向能量轰击出的碎片、粒子击打得粉碎。有些队员刚一登上目标战舰,却遭到来自己方舰队的炮火的照射,连同所在的敌舰部位一起被轰成四散横飞的高能粒子团。
不顾流血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还是赢得了成果,成功登上对手战舰的陆战队员迅速攻击和破坏行动。
许鸿钊将军为自己料敌不周感到悔恨,只得迅速下达新指示:
“出动陆战队,消灭敌军登舰的陆战队!”
当联邦国防军的陆战队员开始沿着各种通道和逃逸舱出舰迎击时,两军的舰阵已经交错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