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4章试验田计划(第1/2页)
作品:《诡三国最新章节无弹窗笔趣阁》杨仪推开了一点窗户,然后从窗户缝隙里面接过了门刺,迎着仆从提着的气死风灯一看,便是眉头一皱,沉默少许之后,有请。
片刻之后,杨仪见到了秦博。
两人分作在桌桉两侧,一盏烛火摇曳闪动。
杨仪看不起秦博,因为杨仪觉得秦博没文化。你一个平方开方都不懂的渣渣,凭什么有资格在我面前装大个?
现在,杨仪却在秦博眼中看到几分的讥讽,这让他越发的心中愤怒。只不过杨仪多少知晓秦博半夜而来,必然有些什么特别的事情,都已才强压着怒火询问,秦从事,你不去武陵,却来我这里,究竟是何事?
秦博看着杨仪,觉得这个人实在是太不会说话了。要不是看在主公孙权的面子上,秦博根本连理会杨仪的想法都没有。秦博呼了一口气,也没有多废话,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杨仪,阅后立焚。
杨仪略有些迟疑接过了书信,然后看到书信上略显得有些熟悉的笔迹,不由得心中一跳,抬头看向了秦博,这是……
秦博点了点头,伸出手,手掌向上摆动了一下。
杨仪有些激动,带着一些急切的书信……
书信是孙权写的。
书信之中孙权对于杨仪的陈氏船厂事件表示了理解,但是同样点出困难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目前的敌人太强大,所以需要更加小心,不能莽撞。在书信的末尾,孙权还特意重新叙述了一遍当初他遇见杨仪的激动心情,表示从那个时候开始,孙权就对于杨仪有充分的信任,从现在,到永远……
杨仪捧着书信,潸然泪下。
主公还有几句话……秦博低声说道。
杨仪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期盼的看着秦博说道:主公说了什么?
秦博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指了指杨仪手中的书信。
杨仪恍然会意,旋即将一旁桌桉上的灯罩提起,将书信凑到了火烛上,很快就被引燃了。杨仪捏着信烧近一半的时候才扔到了地面上。
火光闪耀,很快就将书信烧成了灰尽,在地板上留下了些黑色的印迹。
秦博信灰尽上的些许红光,一边低声说道:主公说要团结一些和我们志投意合的人,不管那些人原本是江东的,还是淮泗的……现在我们的力量太薄弱了,要小心行事……
……<·)))><……
只可惜江东孙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有除扶之举,然无筛选之用,必然落空……斐潜沉声说道,更有只知党争而争,为名而名者,图利而利者,更是危害社稷……
自古以来,党争往往和统治者的权力分散衰弱有莫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封建意识强烈,因而即便是有小人比周,朋党营私,诸侯争霸,依然要名义上尊重周天子和诸侯君主,诸侯王国里面的贵族靠分封任命,并不是即便是门客三千也不是说能当王就当王的。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国之间分分合合,大臣间结党营私固然有,但是影响往往只是在各个国家之中,范围不大,并且影响的时间也因为各国之间的征伐以至于持续不长。
相争多了,国都亡了,还争个屁啊?
到了汉代,经过秦朝大统一,汉朝取而代之,周朝的分封制对华夏的影响略微衰弱,四百年又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于是党争就慢慢的形成了。
党争的根本,就是人的情感好恶,再加上利益的分配矛盾。
或者是因为利益的问题,影响到人的理智。
在汉初,刘邦逐步铲除对统治有威胁的大臣,并且逐渐分封自己的子弟,此时,皇权稳固,众大臣自身难保,更何谈结党营私?
然而吕后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即便是刘邦有非刘氏不得封王,可是吕后依然我行我素,吕氏上下权柄滔天,大臣们只能阿谀奉承,从此外戚干政成为汉代潮流。并且随着雄才大略开国之主的威望和影响逐渐消失,懦弱刘氏子孙世袭皇帝之却被人玩耍在股掌之间,使得皇权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给其他团体觊觎权力打开了一道缝隙。
尤其是东汉,宦官更是肆无忌惮,由于历代皇帝大多幼年执政,因而只得依靠宦官来维护政权,于是宦官团体便自然容易成为炙手可热的权力中枢。不过在汉的党争之中还多少是有些忧心社稷的正义人士在拨乱反正挽救倾倒,而后世封建王朝的党争却越发的显得只剩下了一张正义的皮,剩下的全数贪婪的脓血。
往后的封建王朝之中,很多党争都变成了存粹个人意气之争,不讲道理,不辨是非,反正不搞死对手不罢休,不管国家也不管百姓……
争,当有律。
斐潜说着,就像是说着天要有光,地上要有山川一样。
所谓朋党,若无私心,如何不可公于世?
甄氏等人聚集在一起,踏青,游玩,赏花,不涉及政治,仅交换意见,不以旁人的权柄来获取自身的利益,这种朋党就还没有触及党争的红线,也就自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恐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