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钞能力(第1/2页)
作品:《扶明灭清》毛淡棉军港,数万民夫,在海滩上忙碌着。
在明朝的朝贡体系内,所有国家贸易,都是通过银元来进行结算。
对于朝贡国而言,想要购买大明的货物,首先便需要获得银元。
这个银元,各国没有资格发行,只有大明帝国银行,可以发行银元。
那么各国想要与大明做生意,购买大明的诸多产品,便首先需要去赚取银元。
眼下,各国要获得明朝的银元,一般而言,就是出售国内的生产原料,向大明出口粮食、木材、水果等产品。
这些生产原料,比较廉价,在贸易中能够赚取的银元,并不是很多,很难满足各国从明朝进口货物,所需要银元的消耗。
为了保证藩属的繁荣,明朝有时候,便需要战略性的实现贸易逆差,让藩属多储备一些外汇,用以维持整个贸易体系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只要维持贸易体系,还有银元在贸易中的结算地位。
明朝便可以直接多发纸质银元,去藩属国买买,达到剥削藩属的目的。
当然,大明做为一个正义和有担当的大国,眼下银元的发行,都是与银子直接挂钩的,不存在超发的现象。
这时,赵铭领着一群人,站在军港边进行视察。
大群的民夫,正围着海滩,修见海塘,构筑码头。
海湾入口的山上,则有人搬运着石块,建造海防炮台。
赵铭看着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经初具轮廓的军港,不禁赞叹道:“工部进展的速度很快啊!”
主持工程的工部侍郎宋应星道:“这都是朝廷拨款到位,暹罗王极力配合。”
赵铭哈哈一笑,“暹罗王这是想多赚银元,存点外汇嘛!”
赵铭看着初具轮廓的军港,心中比较满意,吴三桂以为大明的补给,需要从江南或者广州运来,其实除了一些军械外,粮食等物资,大明可以从暹罗、真腊等国,直接撒钱采购。
这些年来,江南地区大肆种植棉花、桑苗等经济作物,明朝的粮食产区,早就向湖广和南洋拓殖区转移了。
这时,赵铭看了看建设情况,问道:“眼下,有什么困难没有?军港何时能够启用。”
宋应升道:“回禀摄政,眼下军港已经可以启用,不过船厂缺少造船和修复船只的木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修复受损的战舰。”
赵铭看着停在船台上,等待修复的战舰,知道修复船只的木材,都需要两到三年时间的特殊处理。
毛淡棉此前并没有造船业,所以修复船只的木材,要从南洋婆罗洲的延平藩船厂,就近送来。
赵铭微微颔首,“寡人希望一旦木材运到,必须尽快修复战舰,让舰队能够出海,袭扰周军海上补给线。”
~~~~~~
在赵铭视察毛淡棉军港时,缅北的原始森林之中,数以万计的土民,还有汉人百姓,正推着独轮车,拿着扁担和锄头,修筑着滇缅公路。
这时,在道路前方,一根根的巨木,被士卒砍倒,然后被民夫肢解,搬到路旁。
一辆辆装着车斗的独轮车,将土石倒在路上,成群结队的汉子,四人一组,用绳索绑住一截木墩,喊着号子,后仰着将木墩拉起,然后又松开,夯实着道路。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明朝调动十万民夫,已经将道路修到了木邦,深入东吁境内。
李定国的前锋,则南渡河锡波城建立据点,阻挡着东吁人对筑路队的骚扰。
明军在缅北的迅速进展,令身在阿瓦的东吁王白莽大惊失色,没想到明军居然动作如此迅速,连缅北大山也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白莽对于缅北的原始森林,充满了信心,大山中没有道路可走,大军很难穿行,肯定能够挡住明军的攻击。
只是东吁人没有想到,大山中没有路,明朝就自己修了一条路。
明朝如此凶残,另白莽大感恐惧,只能向吴三桂求救,希望周国和英国,派遣精兵前来支援。
~~~~~~
毛淡棉和缅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仰光。
在仰光周军大营内,吴三桂负手站在地图前,身后一众周军众将云集。
周军与缅甸相连,又有海运之便,吴三桂维持十多万兵马,都感觉有些吃力。
明朝远征东吁,海路相距万里之遥,陆路崇山峻岭,居然不仅维持了军队的补给,还有余力大搞工程。
这完全出乎了吴三桂的预料。
一般人这么整,就像那隋帝杨广一样,早把国家拖垮,百姓揭竿而起了,可赵铭却搞得有声有色。
这让吴三桂,内心深处十分不解,怎么换赵杂毛就行了。
洪承畴看着吴三桂心灵受到打击的背影,沉声道:“从收集的消息来看,从几年前开始,赵杂毛就在大明境内大修官道,云贵境内的道路,就是这几年建造。因为道路通畅,湖广和两广的物资,比以前容易进入云贵,所以才能支持十余万人,进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