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册封吴三桂(第1/2页)

作品:《扶明灭清

扬州行宫内,刚回来的赵铭,便召集内阁会议。

这时,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物的赵铭,出现在大殿。

陈明遇、堵胤锡等人,立时起身恭迎,“殿下!”

赵铭在中堂坐下,挥手道:“都坐吧!”

在几人落座后,赵铭遂即开口问道:“关中消息送回来呢?”

堵胤锡道:“回禀殿下,已经送回来了。”

赵铭微微颔首,“说说吧!吴三桂为何急于称藩?”

堵胤锡取出一密折,呈给赵铭,“殿下不在扬州,军情司就先送到内阁。”

这时赵铭边看,边听堵胤锡解释道:“年初时,吴三桂率领周军精骑,与山西姜襄,合击了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将中套和前套纳入版图,收服了那里十余万蒙古人。不过蒙古部落一个首领,却逃到了漠西。两个月前,吴三桂收到消息,逃到漠西的那个蒙古首领,正联络漠西的蒙古部落,意图攻击关中。吴三桂决议主动攻击漠西,担心关中空虚,遭受朝廷攻击,为了避免陷入两线做战,所以才急于向朝廷称臣,以便全力对抗漠西蒙古。”

赵铭一边听一边看,已经完全明白,他合上密信,问道:“现在孙可望就在扬州,诸位先生以为是该接受周国称臣,还是拒绝?”

几名内阁学士商量几句,陈明遇道:“殿下。关中之地,有潼关、函谷之固,巴蜀更是蜀道难行。吴三桂具有巴蜀关陇,据地利,朝野想要攻入,并非易事。今吴三桂出兵漠西,关中空虚,于朝廷而言,确实是个机会。”

赵铭微微颔首,不过他心里,却并不想进攻周国,于是问道:“堵先生也这么看?”

堵胤锡沉吟道:“陈阁老说的有理,如今确实是进攻关中的良机。不过臣以为,同时也是收复北京的良机。”

赵铭微笑道:“怎么说?”

堵胤锡沉声道:“臣以为攻关中,不如收复神京!”堵胤锡顿了顿,继续道:“臣的理由有三点!其一,关中虽空虚,但有潼关、函谷之固,朝廷短时间内,未必能攻入关中。其二,朝廷若发兵攻击周国,阿济格定然会发兵南下,为周国解围,如此,朝廷不如攻击阿济格,接受吴三桂称臣,并在周军兵力被蒙古牵制之际,扫灭阿济格!”

赵铭点了点头,堵胤锡之言,正是他所想。

虽说,明军已经铸造出攻城巨炮,但是那炮的作用有限。

一是轰击间隔太长,就如同奥斯曼用巨炮轰击君士坦丁一般,作用其实不大。

二是运送缓慢,现在从镇江运到潼关,得两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河南还在两顺王手中,等一路打过去,怕是半年了。

这也就是说,可能还没等攻破潼关,吴三桂可能已经结束与蒙古的战争。

这样一来,赵铭便等于白白丧失了机会。

漠西蒙古,对于赵铭来说,也是个威胁,赵铭确实不想,在吴三桂攻击蒙古时捅他一刀。

堵胤锡见众人颔首,遂即继续说道:“其三,周军如今攻打漠西蒙古,朝廷拒绝周军称臣,从背后进攻周军,等于是帮助蒙古人。虽说,为了取胜,不能妇人之仁,但是臣以为,还是不该这个时候攻击周军。”

赵铭微笑着颔首,“不错!攻打周国,什么时候都可以,没必要在吴三桂攻击蒙古的时候出手。再者,孤王下令,吴三桂立时派使者前来称藩,孤没有理由拒绝。最后,阿济格对于孤的国书,却没有任何表示,连使者都未派,实在不将孤与朝廷放在眼里。”

赵铭环视众人,朗声道:“孤意已决,接受吴三桂称藩之情,并征调各镇兵,汇集扬州,准备北伐,收复神京!”

几名内阁学士闻语,内心不禁都有些激动起来。

“喏!”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赵铭遂即站起身,挥拳道:“去办吧!”

当下,内阁便替赵铭拟旨,征调湖广、赣南诸镇,并征调汉国、延平藩水军,准备出征。

一时间,十余队插着背旗的骑兵,从扬州奔出,开始传令天下各地。

次日,扬州行宫。

赵铭端坐摄政大殿,两侧站着,文武百官。

拥有关陇和巴蜀之地的周国,向明朝称臣,这对明朝而言,可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因此,赵铭召集群臣上殿,要文武百官一起见证,周国向他称臣。

这必然会使得,赵铭的威望,达到令一个顶点。

这时,孙可望走上大殿,看见两侧站着两三百人,连六七品的小官,也来凑热闹。

赵博安故意的吧!孙可望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嘴角肌肉扯动。

“臣周国左臣相孙可望,拜见大明摄政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孙可望走到大殿中央,在三百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屈辱的下跪。

十余年来,孙可望跪过张献忠,跪过吴三桂,如今又一人须他下跪,这让内心自视甚高的孙可望,感到异常屈辱。

赵铭却满脸微笑,沉浸在自己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