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军情司在行动(第1/2页)

作品:《扶明笔趣阁无弹窗

四川的失陷,使得吴三桂意识到,周国无力对抗大明,关中迟早会被赵铭攻陷。

在这种担忧下,吴三桂认可洪承畴的建议,决定西逃,进入西域。

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明说,所以只能暗中进行。

这半年来,洪承畴已经向西域输送了不少人和工匠,还有物资,现在有了吴三桂的认可,洪承畴便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输送。

这日,长安城中,兵部衙门内。

兵部侍郎陈名夏,拿着一份文书,来到洪承畴的案台前,皱眉问道:“丞相,四川新败,关中压力大增,朝廷怎么反向西域增兵?”

洪承畴是丞相,同时兼着兵部尚书,所以平常会待在兵部办公。

洪承畴抬起头来,沉声道:“这不是增兵,而是换防。安西和北庭两军,驻守西域以有两年,对于故土十分留恋,该让将士回乡看看了。”

明军不到一年,就攻下四川,这定然会激起赵铭的野心,明军可能很快就会对周国发起总攻,洪承畴必须抓紧时间。

洪承畴随便想了个借口,想要打发陈名夏,不过陈名夏也是忧国忧民,作为周国大员,他自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能力不下余洪承畴,所以心存质疑。

“前不久,朝廷才将安西军和北庭军的眷属送到西域,现在又将他们调回来?”陈名夏皱眉,不理解洪承畴的决定,只觉得十分愚蠢,“现在丞相又让新军带着眷属去换防,这不是浪费朝廷钱粮吗?”

洪承畴与孙可望商议后,决定向西域转移实力,可是这件事情又不能明说,不然所有人都会知道朝廷要逃,必然引发军心大乱,人心动荡。

因此洪承畴只能隐秘进行,他从西域回到长安后,便设法以各种借口,向西域输送人口和物资。

其中一件事情,便是将安西、北庭两军的眷属,送到西域去,随军戍边。

当时明军已经准备进攻四川,不少人便提出反对,但是洪承畴还是力排众议,说只有眷属到了西域,将士才能安心戍边,坚持将眷属送了过去。

当然,送过去的人,除了眷属,还有一千户工匠。

现在,周国刚将眷属送过去,洪承畴又要派遣军队去西域换防,将安西、北庭两军换回关中,并且换防的军队,也携带家眷随行,便让陈名夏觉得不可理喻。

大周刚丢了四川,这不是瞎折腾吗?

在陈名夏看来,眼下朝廷应该集中一切力量,来巩固关中的防御,不该在其他地方浪费国力。

洪承畴看了眼陈名夏,板着脸,沉声道:“谁也没想到四川丢得这么快。安西军和北庭军都是精锐,放在西域太可惜了,让新军去换防,就是把这两支精兵调回关中,增加关中的防御。”

说着洪承畴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好了,这件事你不要再问,是君上和本相的决定,按令执行吧。”

这么说勉强也能说通,不过陈名夏总觉的有什么地方不对。

西域距离关中遥远,军队换防,成本太高,而安西、北庭两军只是普通边军,那么远调换回来,不如在关中再幕一军。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见洪承畴端起茶杯,陈名夏识趣道:“卑职明白了!”

行完礼,陈名夏便后退着出去,可刚转身,走到门口,便听洪承畴道:“本相担心明军攻下四川后,下一步会攻击河东。因此想让你最近去趟河东,敦促姜襄守好河东之地。”

陈名夏微微一愣,心中遂即生起一股怒意,觉得洪承畴这是有意打压自己,才将自己发配到河东去。

周国立国数年,洪承畴已经做了几年的丞相,下面六部尚书、侍郎们业想升迁拜相。

陈名夏也有此种想法,可是坐在宰相位置上的人,可不会自己下来,还会防止下面的人,对他的地位形成挑战。

陈名夏听洪承畴的话,心里不忿,可为了避免给洪承畴借口,还是行礼道:“卑职明白!”

傍晚时分,陈名夏回到了府邸,饭都没吃,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内。

这时房门被下人敲响,“老爷!”

“都说了,本官今晚不吃!”陈名夏不耐烦的骂道。

门房却低声说道:“老爷,是老爷南面的家人前来求见。”

陈名夏闻语微微一愣,南面的家人?陈名夏是江南常州府人,族人大多在江南,不过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联系。

当年陈名夏进京考试,中了三甲,便留在北京做官,可谁知不久,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

陈名夏好不容易考中功名,一时间没有把持住,便丢了节操,投靠了李自成,可谁知李自成不靠谱,在北京没待多久,就被满清赶出了北京。

这就苦了当年的陈名夏,他只得连夜南逃,准备前往南京效命,可人走到半路,便听说自己被打了入逆案,便又灰溜溜折返回北京,投靠了清朝。

这些年来,他在北方各个势力之间做官,与江南的家族早就断了联系。

这个时候,有人突然找上门,陈名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