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攻城作业(第1/2页)
作品:《扶明笔趣阁无弹窗》看见城上的举动,赵铭遂即召集诸将,决定开始攻打北京城。
书信已经射入城中,为了动摇守军的决心,还需发动猛烈的进攻,给城中守军施加压力。
当下,赵铭下令,民夫和山东义军,于城下掘壕作业,进行攻城准备。
于此同时,城外早就架设完毕的明军炮阵,准备开始轰击。
这时,数以万计的民夫,拿着铁锹、出头,在城池三里外聚集。
随着火炮的运用,如今攻城的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
以往无论明军、清军攻城,都是拥着大型的攻城器械,推进至城下,然后将云梯,攻城塔搭上城墙,士卒一拥而上。
一般而言,当云梯、鹅车、攻城塔搭上城墙,城池也就危险了。
在大炮被大规模用于攻城和守城后,特别是开花弹出来,那些耗费巨大精力和财力,打造出来的攻城器械,便基本没了用武之地。
这些大型器械,运动缓慢,容易成为火炮的靶子,往往还没接近城墙,便被火炮射瘫在路上。
因此,明军现在攻城,已经不造云梯和攻城塔,只造长梯,同时为了减少士卒暴露的距离,压制城上的火炮,明军开始采集掘壕而进的战术。
其实这种掘壕的战术,还是清军先用,彼时三顺王还未投清,清军没有红夷大炮,遇见明军的坚城,便只能挖壕围困。
这时,数万民夫,聚集在城池三里外,准备将壕沟直接挖掘到北京城下,大军将从壕沟内通行,避免遭受炮击,同时也方便,将攻城臼炮,通过壕沟,运抵城下。
臼炮粗短,射程不及红衣大炮,只能运到城下,才能轰击城头。
这时,城外明军的动作,很快惊动了守城的清军,城上的清军严阵以待,军官大声呼喊着,指挥一些满人眷属,搬运着滚石檑木。
东城,朝阳门外,三里处。
近百门红衣大炮,一字排开,火炮前堆着装满沙土的布袋,构成一道土墙,黑洞洞的炮口,从土墙中伸出来。
城头也有红衣大炮,炮队士卒正加固土墙,防备清军火炮反击。
在距离炮队不远处,李元胤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勒马驻立,防备城中清军骑兵冲出,突袭明军炮阵。
这时,明军大纛旗下,赵铭骑在战马上,不时用千里镜观察城头。
一旁金声桓问道:“殿下,为何不等巨炮运来,再攻打城池?”
赵铭收了千里镜,微笑道:“若是一开始,就使出全部手段,却又没攻下来,后面怎么办?”
这次攻城,主要是试探为主,北京这样的坚城,强攻的话,很难一次性攻下。
赵铭攻城是给城中施加压力,他其实并不想硬上,那会给北京这座城池,带来极大的灾难。
施加压力,最好的方式,是逐渐加码,越来越猛烈,并非一开始猛烈,把招式都用了,要是守军抗下来,后面就尴尬了。
这时,炮队方向,应旗挥动。
参军张家玉见此,立时道:“殿下,炮队准备就绪。”
赵铭闻语,遂即挥手道:“那就开炮吧!”
中军一声鼓响,红旗挥动,炮队那边立时传出几声哨响,便见还在堆砌土墙的士卒,纷纷退回土墙之后。
“轰”的一声响,一门红夷大炮猛地向后一退,腾起一团白烟,便见一枚黑色的炮弹,呼啸而出,直接砸在三里外的城墙边,落入护城河中,溅起一道五丈高的水柱。
几乎同一时间,城头上也传来巨响,一枚炮弹在空中一闪而过,砸在炮阵前百步开外,激起一团尘土。
赵铭遂即打起精神,“开始试炮了!”
张家玉看了看,笑道:“清军的火炮打得好像不怎么准啊!”
赵铭微笑道:“阿济格防备着汉军,好的炮手,都在外城,内城这边是满兵操炮,确实差了许多。”
说话间,明军炮阵,已经调整好了炮位,重新瞄准了朝阳门。
“开炮!”炮队指挥,奋力将令旗挥下,发出一声怒吼。
手持火炬的炮手,立时纷纷点燃引线,便见火星“嗖嗖”的钻入炮膛。
“轰轰轰”巨响连连,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白色的硝烟瞬间弥漫阵线,各门火炮依次后退,一枚枚十多斤的炮弹,便冲出炮口,砸向城墙。
一瞬间,瓮城上尘土飞扬,碎石飞溅,高大的城门楼子,“轰”的一声,被削去一角,垮塌下来,惊得城头守军,惊恐四散。
百门红衣大炮,一轮射击,就砸得朝阳门千疮百孔,战争之神的威力,令人震撼。
城头满人,已经过来十多年的太平日子,还从未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骇得蹲在城头,趴在地上,尖叫不止。
“开炮,还击!”城头军官,还有年长的满人,见此不禁大怒,踢打着恐惧的满人,大声训斥。
这时,明军炮手正忙于装填,城头各墙垛间,忽然腾起团团硝烟,数十枚铁弹砸来,泥土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