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军费之争(第1/2页)
作品:《澳洲风云1987》“今日休沐,不谈政事。”李福寿使了个“拖”字诀,对何方上将亲切的说道;“你等公忠体国之心,我己尽知,但此事涉及议会法定程序,切不可贸然破坏,否则岂不是乱了套?”
“陛下事关重大,所以微臣斗胆相求。”
“不妥,何爱卿你这是在给我挖坑啊!英国王权与议会之争缠绵了几百年,最终依然是王权退让,此乃大势所趋也。自古以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此事断不可行。”
李福寿摇了摇头,果断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这关系到程序正义的问题,总不能自己推翻自己定下的规矩。
大洋帝国大体上采用德式君主立宪制,一国权力中心在于君主,君主有权审批法律,有权解散议会,用4个字来表示再贴切也不过了,那就是“乾纲独断”。
唯一不同点就是,德意志帝国议会由皇帝陛下任命。
而大洋帝国议会是由选民代表选举产生,皇帝有权解散议会,重新改选,但皇帝陛下每一次粗暴解散议会,那可就是一场切切实实的宪政危机。
之所以如此安排,李福寿早就存了一份私心;
德式君主立宪制适合于英明君主大展宏图,施政更有效率,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治,不是法治,存在着太多的不可确定性。
自己这一辈子是开挂作弊的金手指,不害怕会走错路,带着庞大帝国跌入坑中,但后代子孙有这个本事吗?
他赌不起也不敢赌,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是末代君主,将满手的王炸打出了满盘皆输的后果,葬送了强盛一时的封建皇朝。
所以,将帝国带上繁荣先进的世界一流国家行列之后,李福寿会适时开启“宪政改革”模式,将国家核心权力让渡给议会制,国家从人治转为法治,君主仅仅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并无实权。
这是一套仿自于大英帝国的体制,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很旺盛的生命力,经得起历史考验。
所以,李福寿向来注重分寸,即便是有权可以对议会发号施令,也从来不逾越半分。
这导致议会势力逐渐壮大,隐隐与皇权及内阁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极大的增强了帝国议会的权利。
很多人为之心中窃喜,却不敢浮于表面。
没有人想到,这是李福寿刻意而为之。
他就是在默默扶持议会势力的壮大,以前是贵族院,今后将是下院,在通过相关的议会法案之后,赋予议会多的自主权,实现权力制衡。
作为开国君主,李福寿对整个帝国拥有毋庸置疑的统治力和崇高威望,有这个自信,哪怕是把权力都让出去,分分钟也能收回来,根本不在意些许权力流逝。
何方上将的请求遭到皇帝陛下的断然拒绝,他神情不由的一愣,脸上浮现出悲凉的神色,深施一礼说道;“陛下,微臣德薄才浅,难堪大任,自请辞去海军部大臣一职归隐山林,自此不再问江湖事。”
“何爱卿,你这又是何苦?”
“臣请陛下体谅,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十万海军将士会指着微臣脊梁骨骂。我大洋帝国乃是海洋国家,强大的皇家海军是帝国之本,臣从军以来数十年兢兢业业,只为了不辜负陛下切切厚望,如今黔驴技穷,只能退位让贤了。”
“何爱卿,你乃阁臣,举凡萌生退意应向首相提出辞呈,我这里只接受内阁总辞呈。”李福寿扳起脸来说了一句,然后神色又缓和下来,亲切的拉着何方上将的手并肩坐在锦凳上,贴心的说道;
“男耕女织,春种秋收,四时皆有定序,岂可任意而为之?
兄乃大才,莫非魔怔了不成?
这其中的是非厉害想必不用我多说,兄已尽知,为何还做此逼宫糊涂之举?
朝四暮三还是朝三暮四,差别乃是方式不同。
如此举措可就大大的不妥了,莫非真要绝了你我君臣相宜数十年的情份不成?”
“陛下,臣死罪也。”
这番话说的醍醐灌顶,何方上将后背都出了一层冷汗,神情惶恐的就要大礼参拜,却被李福寿一把扶了起来;“莫要多礼,你我虽位属君臣,说句推心置腹的话,实乃同心同德一路走来的兄弟。俗礼就免了,今后可不要再犯糊涂了。”
“微臣惭愧无地,只是这个朝四暮三之说?”显然,何方上将找到一些感觉,但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看到他这种懵圈的样子,李福寿不禁气的笑了,于是出言指点道;“海军部提交的驱逐舰方案屡遭议会否决,你们就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吗?
议会方面卡住拨款预算,海军部方面可以力呈已见,加强私下里沟通,采取各退一步的办法促成拨款法案通过。
比如议会方面再三强调;七年计划期内,60艘驱逐舰拨款总额不得超过1500万金洋。
海军部方面可以退让一步,提出七年计划期内,建造50艘驱逐舰,削减10艘驱逐舰的建造规模,但是坚持1500万金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