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二章 以退为进(第1/2页)

作品:《诡三国爱书包

其实这两天,斐潜一直在思索,获取了上党,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上党、太原是一块好地盘,也具备了极强的诱惑力,但是上党毕竟和平阳不一样。张扬死活都没有攻克下的壶关,在令狐家族的带领之下,就轻而易举的洞开了。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斐潜威名远扬,兵锋所指,王师所到之处百姓皆服?

呵呵。

曹操在东郡为何能够迅速站稳脚跟,王肱为什么就不行?两个人都是地方割据势力所任命的,一个是袁绍任命,一个是刘岱任命,两个人都同样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应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人的起跑线是一样的。

但是两个人在东郡受到的待遇和结果都完全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

因为曹操得到了东郡乡间士族豪右们的支持。

曹操有在济南相执政过的底子,有曾经留在兖州的好名声,现在重新来到了兖州,自然很容易的就被东郡的这些乡间士族豪右们所接纳了。

而斐潜在上党有什么?

除了和令狐家族交好之外,其他的乡间豪右曾经从斐潜手中获得过什么,又有什么交情么?

没有。

那么从这一个方面来说,斐潜和王肱又有什么区别?

之前有令狐家族帮助斐潜撬开了壶关的大门,那么当新的并州刺史来了之后,会不会有其他的人与并州刺史合作,撬开上党的大门?

要知道,新到任的并州刺史杨瓒背后站着的可是弘农杨氏,虽然消息灵通的人士多少知道了弘农杨氏在董卓手下吃了大亏,死伤惨重,但是上党这些常年活动范围就是五里十里的乡土豪右,能有几个有放眼天下的视觉角度?

因此,上党不得不取,又不能久留。

取上党,就是打破上党和太原两郡之间的联系,将上党从太原人的控制之下隔离出来,这自然是极其受到上党这些乡间豪右们支持的事情,从这几天配合无比的顺着官方的口径,还编出不少小段子,简直就将原太守温浩、郡丞郭昶描绘得如同饿鬼一般,刮地皮,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有模有样,有鼻子有眼。

导致现在太原温氏连吭都不敢吭一声,活生生捏着鼻子认了。

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上党人不在愿意担当太原人的附庸,而是开始在争夺自己的话语权。

那么,上党人成功的驱逐了温浩,在品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之后,会心甘情愿的又重新成为了斐潜的新的附庸?

令狐家族在壶关具备名望,并不能代表着其在整个上党都能一呼百应。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令狐家族在上党有那么高的声望,斐潜用起来也是需要掂量一二的。

所以现在便只能是做出这样的选择,退上党而留壶关。

“建义将军因贪与胡相争,亡于乱军之手;上党温使君因贪与民相争,逐于怨恨之民;贪欲害人啊……”斐潜没有直接回答令狐琮的问题,而是一脸正经的讲着。

“……”令狐琮默然。

斐潜继续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廉养政,勤俭爱民,休养生息,注重桑梓,教化百姓,方为善也。”

“……”令狐琮眨眨眼,继续默然。

“既然朝廷有令,潜身为汉家子民,自当遵从;北地百姓有难,潜身为守土之臣,自当维护。需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斐潜看着令狐琮,慢悠悠的说道。

啊,明白了。

令狐琮不是笨人,在斐潜说完了这句话的时候,就明白了斐潜的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似乎说的是很美妙,多好的一个忠诚臣子的形象跃然而出,但是斐潜后面没有说的那一句才是最重要的:“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建义将军贪婪,导致了胡人大乱,最后兵败身亡;上党太守贪婪,导致民怨沸腾,最后被民驱逐;这两个人能称得上一个“均”或是一个“贤”么?

按照官方的口径,斐潜任何出格的事情都没有做,上顺天子意,下抚百姓心,还主动挑起了防御胡人和黑山贼的重任,这样的官员,难道不能称之为“贤”么?

现在斐潜在上党执行的标准,可以说是最优惠的政策,因为斐潜有平阳一地的支持,所以在上党能获得多少的钱粮在短时间内就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反,并州刺史前来,要组建自己的部队,那么肯定一个是要人,一个是要钱,就算是从弘农杨氏那边直接拉队伍过来,也是一样要消耗钱粮,而这些钱粮要从哪里来?

自然还是需要向上党太原等士族乡土豪右们伸手索要,因此上下一对比,自然这个差距就出来了……

那么接下来的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

况且斐潜手中借着胡人作乱和黑山贼人的名义,扣着壶关这个先要的地区不放,一方面也保护了投靠斐潜的令狐家族的利益不受损害,另外一个更